很多年輕人畢業後都會選擇湧向北上廣,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處處是機遇。
但同時,也充斥著壓力和焦慮。熬夜加班996,被工作壓縮的生活,像上緊了弦的線,隨時都有崩掉的可能。
很多人雖然嘴上說著要逃離北上廣,但迫于現實又不得不向生活低頭。
96年的二樂媽也曾是其中一員, 直到碰上政策補貼, 家人資助她在老家買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
房子給了她前所未有的安定感,和「辭掉」老闆的底氣。
(工作時二樂媽倒騰的宿舍)
2017年,21歲的她開始自己設計裝修。
1年後,她離開了北京,回到老家承德,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縣城。
前一天離職,第二天就帶著行李出發。霓虹、喧嘩、人流全部在眼前倒退,離她越來越遠,直至徹底看不見。
0 1
「 現在的家感覺很溫暖、自由、隨性、甚至可以治癒一切不開心」
二樂媽談起自己家的時候,是這麼形容的。
房子21坪,一房兩廳,對于她來說剛剛好。
裝修並沒有請設計師,全是二樂媽上網看圖找參考靈感,確定風格後就網購傢俱。
雖然預算有限,但二樂媽對細節的把控並沒有放鬆。 在軟硬裝花了11萬(約合新臺幣47萬)的前提下,打造出一個她十分滿意的理想之家。
房子的格局非常簡單,加上四白落地的定位設計,沒有過多複雜的硬裝,對于第一次自己裝修的二樂媽來說,減輕了不少壓力。
因為偏愛北歐風,二樂媽選擇了用白色和原木色進行搭配。
咖啡棕的沙發、木地板、白茶几,色調統一給人以自然溫馨的舒適感,完全就是「 進來就出不去」的客廳。
整個客廳寬敞整潔,小陽臺和客廳貫通,採光充足,陽光徐徐灑落在木地板上,自然的美感油然而生。
客餐廳是一體化的,所以餐桌椅也選了溫潤的木質材料。
客廳和餐廳之間留了投影儀的位置,區分開兩個區域。
廚房精簡且美,無論是小方磚牆、操作臺、還是櫥櫃,是讓人一目了然的白。
牆面用掛鉤和木架收納著柴米油鹽和各種廚具,繁中有序,絲毫不覺得亂,也完全不會浪費任何一點空間。
擁有這樣的廚房,下廚都是件愉悅的事情。
二樂媽後來給廚房裝了一盞暖黃色的吊燈,為廚房增添了一份煙火氣。
就像穿越回童年時,坐在點著煤油燈的姥姥家中,望著外面夕陽落山,家裡的飯剛剛煮好正熱騰。
陽臺是室內封閉式的,日照充足,有植物長情陪伴,雖然面積不大,卻佈置出一片盎然生機。
不可居無花,在家裡面有這樣一片小天地,生活都會變得愜意。
臥室一床一桌一椅一窗,方正的格局設計,設計更偏向簡約。
窗臺上擺著的綠植,也為臥室創造了綠意盎然的小角落。
奶白色的風格讓臥室有了溫暖柔軟的基調。如果怕單調,融入一些跳躍的色彩,簡約不簡單。
床邊一扇大大的窗戶,四季景色不同。
春望原野冬看雪林,夜晚伴星空入眠,清醒隨陽光喚醒,賴床都變得理所當然。
二樂媽把每一寸空間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這不僅僅是家,也是她靈魂的棲息地。
關上門,回到自己的小宇宙,外面再喧囂熱鬧都無關。
這個親自設計的房子,能消化她所有的壞情緒,給予她療愈的力量,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要大喊「真想每天都賴在家裡」!
0 2裝修設計是個勞心又費力的活,再加上沒有經驗,我原本以為二樂媽會有「裝修焦慮」。
誰知道她很淡定地告訴我,「 完全沒有壓力,反而覺得很激動,我終于要有房了!」
房子也是她異地裝修的,前期和師傅溝通好,確定了自己想法,就直接去實行了。
恰是因為新手的緣故,二樂媽沒有考慮太多,還很享受過程,只管隨心所欲地去設計自己理想的家,充滿對未來的期待。
有了房子,便可以認真地打理自己的生活。
當然,生活裡最不能少的就是狗狗「二樂」。
這只像棉花糖一樣軟fufu的小比熊就是二樂啦。
別誤會了,咱二樂媽還是個未婚的女青年呢!
回歸自由職業後,二樂媽不再需要和老闆客戶過招,也不用再和時間賽跑。
只要顧好眼前的日子,在這種安心感中度過每一天,比什麼都要美好。
囿于晝夜、廚房與愛,簡單的一日三餐,就是觸手可及的幸福。
當生活慢下來,人就會愛上「折騰」。
比如在春天泡上幾壇梅子酒,醞釀一整年的酸甜,成為第二年夏天的寶藏。
比如忍不住做了很多可愛的「二樂」。
二樂:那肯定沒有我萌~
二樂媽還喜歡時不時給家裡增添點「新成員」,比如地毯、掛畫、架子、燈...
就算只是挪動一下物品擺放位置,都能讓整個空間煥然一新,令生活保持新鮮感。
有時光是插上一束鮮花,也能給夏日家裡增添不一樣的浪漫感。
只要你用心生活,抬頭望見皆是可愛。
房子住了3年了,依舊和新的一樣,家裡幾乎一塵不染。就連廚房都乾淨的沒有一點油污。
二樂媽說自己有個習慣,每天都會把地拖得鋥亮,做完飯後都擦乾淨油煙機和操作臺。
每天既孜孜不倦,又不緊不慢。
她在廚房的窗邊種了一盆山烏龜,藤蔓沿著窗邊,長了圓圓的綠葉,隨風搖曳,為廚房點綴出一絲清涼和詩意。
畫些小插畫, 慢慢把生活描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別人都嚮往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而她,只想要一人兩寵三餐四套房的生活。
(二樂媽給自己和兩個寵物做的聖誕大餐)
山野裡的生活,沒有波瀾的日常,只有窗外的景色,提醒著四季周而復始。
時而晴空萬里,山巒疊翠;時而煙雨朦朧,輕霧繚繞;時而雪漫山頭,一片皚皚。
寒來暑往,日子溫暖且明亮。
現在,她和媽媽、妹妹住在一起,每天都被愛和所愛包圍著。
和二樂媽聊著的時候,正是下午3點。
她說,以前這個時間我還在上班,現在我不說一定沒有人知道我躺在床上,旁邊還睡著可愛的小狗,伸手就能摸到他小肚肚。
對于現在這樣的生活,她覺得很滿足了。「 我的家太舒服了,都不想再到外地工作了」。
小時候我們總愛往外跑, 長大了反而喜歡宅在家。
當我們在社會裡摸爬滾打地長大後, 家就成了最能包容我們利刺和情緒, 能安心放下防備的地方。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裡,大多數人匆匆忙忙,放慢速度都是一種奢侈,認真生活又談何說起。
人活一輩子,各有追求。有人要風光要名利,就會有人要平淡要隨性。
二樂媽選擇了一種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有所堅持,並付之時間,才令人覺得珍貴又不易。
而她的小家,正是她努力生活、擁抱自己的最佳證明。
熱愛生活的人,當然也會被生活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