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一個「工具人」的故事。
故事主人公的前半生,幾乎歷盡人世界所有坎坷,可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
被原生家庭當成「賺錢工具」,被相識20年的閨蜜ㄆㄧㄢ光財產,失去生育能力,身患抑郁癥,婆媳關系不和.......
此人是誰?接連遭受命運的重擊的她,后來又過得怎樣?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陳松伶,1971年出生于印尼。
她3歲時,全家移居到了香港。
古天樂與陳松伶
在14歲讀中學那年,她以一首《零時十分》奪得了TVB節目「歡樂今宵」舉辦「模仿葉倩文歌唱大賽」的冠軍。
后被「娛樂唱片公司」簽約,開始以半工半讀的形式出道。
《天涯歌女》劇照
陳松伶的星途,可以說是十分暢順。
1989年,年僅18歲的她獲「TVB知名監制」蕭笙賞識,被選中與一臉青澀的黎明搭檔,擔任電視劇《天涯歌女》的女一號「周璇」。
該劇播出后,陳松伶就一夜走紅,火速上位成為一線花旦。
以至于在1990年初,推出由她錄制的電視劇《天涯歌女》原聲粵語專輯,剛上市即被全城搶購,被港人譽為「小調歌后」。其銷量,甚至比當年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得主——譚詠麟的《夢幻舞臺》還高,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無兩。
陳松伶多次獲得「TVB兒歌頒獎禮金曲獎」
之后,陳松伶所出演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忠J老實人》、《蜀山奇俠之仙侶奇緣》等電視劇,甚至所唱的電視劇主題曲與兒歌,也均大受歡迎。
她還是第一屆及第二屆TVB兒童節的「兒童節大使」。
直到1993年,陳松伶與簽約的「娛樂唱片」發生爭執,演藝事業才第一次陷入低谷。
但代價,也只不過是被雪藏一整年。
1994年,陳松伶回歸演藝事業,所出演的《笑看風云》、《水餃皇后》、《天地男兒》、《新上海灘》等多部劇集,基本都取得收視與口碑雙豐收。
因此,她不僅被港媒譽為「最高收視率女皇」,更被TVB稱為「福將」。
雖然表面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只有陳松伶知道其中的辛酸。
想當初,陳松伶對當大明星,完全沒有興趣。
「我從小到大電視機都不常開的,我只喜歡看《小甜甜》,就那麼簡單的一個卡通片。然后我都沒有對明星,是有一個憧憬。」
參加「模仿葉倩文歌唱大賽」,是因為有1000元獎金,同學們覺得陳松伶像葉倩文,便鼓勵她去參加比賽。
輸了不虧,贏了又可以讓她拿獎金,請客吃飯。
后來拿了冠軍,有公司想要簽陳松伶。
當時家里的經濟條件并不好,她才選擇「半工讀」的方式,正式出道。
1987年,在主演了《鬼馬校園》后,陳松伶覺得自己不適合演藝圈的生活,想要回去繼續念書考大學。
卻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
為什麼?
原因是他們的家族,曾富甲一方,但由于「印尼排華」,導致家族逐漸沒落。
后來全家移居香港后,父母的學歷,又不被港英政府認可。
導致他們都覺得,學歷就是一張廢紙,不如務實。
陳松伶意外進入娛樂圈,讓父母看到希望。為了早日擺脫窮困,他們恨不得女兒立馬從學校退學,趕緊拍戲賺錢養家。
但陳松伶想要過的生活,是考上大學,去當教師或大夫。
理念之間的沖突,導致雙方產生了矛盾。
與大部分父母一樣,孩子不聽話,就用B力解決問題。而家庭B力的不斷出現,又加劇了陳松伶與父母之間關系的進一步惡化。
有一次,陳松伶在片場拍戲,又跟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這次,母親上手很重,甚至令女兒都不能繼續拍戲。
導演看不下去了,直接報J處理。
此事過后,母女倆正式鬧掰。15歲的陳松伶一怒之下,選擇出走,投靠了當時拍戲所認識的兩個閨蜜。
這兩閨蜜,一個叫阿寶,一個叫阿Han。
殊不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起初,這兩位閨蜜都視陳松伶如親妹妹,對她十分上心。
用查小欣的話來說,「 三個女孩,三位一體,去哪里都共同進退。」
尤其關心陳松伶的前途。
阿寶幫助她打理演藝事業,對外的聯絡、洽談,各種活動的接拍等等,儼如經理人;阿Han則負責形象設計,替她置裝,配搭衣服。
由于兩位閨蜜的無微不至,陳松伶才無后顧之憂,可以全心全意做好幕前演出。
或許是15歲與家人失和后,陳松伶內心仍十分渴望親情,畢竟「親情」是所有人感情需求中最基本的一項。而這兩位閨蜜給了她一個家的假象,使她的感情得以傾注,所以陳松伶也把她倆當成親姐姐一樣對待。
因此,在三人的家里,陳松伶與普通的女孩無異。
吃完飯,她會洗碗;阿寶喜歡打麻將,她便在一旁服侍,幫其斟茶遞水。
正如陳松伶本人所說:
「在家里,我是完全沒有性格的,因為在外頭工作才需要性格,所以在家里我是不在乎自己的喜好,她們喜歡,我便喜歡,會令她們不開心的事,我不會做。」
就這樣,三人結為「義兄妹」,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
直至2005年,三姊妹感情才起了很大變化,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陌路人。
起因,是陳松伶想找一位大家都認識的熟人當女助手,打點工作上的瑣事,順便減輕兩位閨蜜的壓力。
結果因為工作上的問題,跟女助手走得太近,引起「大姐」阿寶的不滿。
對方指責兩人搞同ㄒㄧㄥ戀,有損陳松伶的屏幕形象。
面對冤枉,陳松伶平靜解釋,她跟女助手只是單純的「工作伙伴」關系。
本以為事情就此了結,殊不知已經觸怒了兩個閨蜜。
她倆多次向陳松伶提出J告,讓她辭退女助理。但陳松伶不以為然,認為兩個閨蜜只是反應過敏。
不久之后,開始有媒體報道她搞同ㄒㄧㄥ戀的消息,甚至很多朋友來勸她「回頭是岸」。原因自然是兩個閨蜜,不停向三人都相識的朋友訴苦,并讓大家去勸她「臨崖L馬」。
與此同時,陳松伶發現她的電腦被人看過,所有聊天記錄,兩個閨蜜都了如指掌。
在多次忍耐無果后,她終于忍不住了,與兩個相處多年的閨蜜抗爭起來。
最終,陳松伶被趕出家門。
據悉,過去陳松伶拍戲與唱歌所賺得一分一文,包括所有物業、資產等,全部與兩個閨蜜共享。
因此,她被趕出家門時,身無分文。
甚至臨走前,她的行李還要被兩個閨蜜查看,不得帶走任何值錢的物品,例如名貴手表、金幣和現金。
「我一分錢都沒有,所有都不是用自己的名字,我沒有要任何錢,她們覺得我要離開,不可以拿任何東西,她們說我們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協議,但是我不記得,反正她們這樣說,我就不要任何東西。」
那是陳松伶最低潮的時候,用她的話來說:
「2005年,是我最低潮的時候,最窮的時候。當時我的錢都沒有了,被最親近的經紀人拿走,沒有地方吃飯,甚至要住到粉絲家里。」
當時她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活了,也不想再在那個環境里去生存,只是想立馬離開香港。
剛好有一部戲說要在內地拍,陳松伶立馬答應。
可禍不單行。
父親得知女兒的遭遇,身體漸衰。2006年,突然離開。
偏偏在這時候,陳松伶又被查出患上卵巢L,雖然經過手ㄕㄨ不會危及生命,但她可能以后都無法生育。
接二連三的打擊,令她一度陷入抑郁,甚至想要Q生。
就在此時,愛情不期而至,并拯救她。
2006年,陳松伶在內地拍攝電視劇時,邂逅了男演員張鐸。
一見鐘情的老套戲碼,并沒有在兩人之間上演。
根據張鐸講述,這部戲大概拍攝了70天周期,前面65天都沒有什麼狀況。
直到最后5天,劇組人員一起去外面KTV。
難得放松的陳松伶,直接把高跟鞋脫掉,站在沙發上肆意歌唱,愜意而自信。
這一幕,讓張鐸覺得陳松伶,特別有魅力。
之后,兩人交往才發現,彼此間的磁場互相吸引。
用陳松伶的話來講,「 可能在別人來看他是很冷漠的人,但是對我來說,那恰恰正好是一個應該有的邊界感。他很直,人家覺得他沒禮貌,但我就覺得很干脆,好像在別人眼里他的缺點,到我眼中都變優點了,很奇怪。」
說直白點,就是張鐸的思想成熟,非常吻合當時情緒低落的陳松伶。
例如他們剛交往的時候,張鐸就已經制定好一個「十年計劃」,令平時見一步走一步的陳松伶,十分感動。
而且男方很尊重與包容女方,給了陳松伶很大的空間。
「那個階段,張鐸給了我很大空間,他不會深究我為什麼不愿意見香港的朋友,不愿意就不見。我也跟他說,如果我有什麼的情緒波動,你一定要抱著我,只有這一個要求。因為我是一個不撒嬌的女人,但是萬一我真的是發脾氣,你抱著我,我怎麼推你,你都不要撒手,我肯定就會沒事。」
最終,這位東北爺們,成功獲得了佳人的芳心。
八歲的年齡差、地域、語言和閱歷的差異,男方家庭的反對、女方的抑郁癥與無法生育,外界的流言蜚語,這些都不是問題。
2011年,在一起五年后,張鐸與陳松伶決定結婚。
那一年,女方40歲,男方33歲。
事實也證明,張鐸確實足夠成熟,也很有擔當。
例如,他永遠會主動把問題攬過來。
陳松伶在患抑郁癥那幾年,張鐸拼命接戲賺錢養家糊口,好讓妻子能無顧慮在家安心療傷。
媒體問張鐸,這樣是否會給你造成很大壓力。
他解釋,是內地與香港環境不一樣,支持妻子的選擇。
而且自己也沒什麼養家的壓力,因為陳松伶是有積蓄的,不需要自己養活她,而她也有能力養活自己。
陳松伶不能生育的傳聞已久。
張鐸主動向外界說,其實夫妻倆都是「丁克」一族。
只不過,自己是擔心無法承受這個「生命之重」,而陳松伶怕培養出一個不好的年輕人,并想要過二人世界。
最后還替妻子說好話,「 如果有小孩,她會是一個很會教育小孩的人,她有自己教育的觀念,這些觀念非常好,我一度覺得她最適合的職業是幼兒園教師。」
如果有擔當的男人,誰能不愛?
正如2016年,陳松伶克服抑郁癥后,參加《跨界歌王》的錄制。
在節目上,她以一首《那個男人》送給張鐸:「 他在我最艱苦的時候,一直扶著我走下去,他每天都努力工作,讓我可以安心留在家中療傷,這段時間足足有四、五年之久。當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愈變愈丑,但是他從來沒有嫌過我,更加未曾嫌當時的我,讓我可以安心得到依靠,我一輩子都會牽著他的手走下去。」
之后,她重返大眾視野,又演電視劇又參加綜藝。
過得其實很不錯。
唯一的缺陷,或許就是婆媳關系。
2021年,陳松伶帶著老公和婆婆,參加了綜藝《婆婆和媽媽》時。
在張鐸媽媽的眼中,自己的兒子十分優秀,贊不絕口;可兒媳婦卻因年輕大,無法生育,對她態度十分冷淡。
就連張鐸爸爸也看不下去,吐槽說:「 我從沒聽過你夸過松松一個字,說過她一句好話。」
婆媳關系的尷尬,即便隔著屏幕,觀眾也能感覺到Z息:
例如張鐸媽媽喜歡跟兒子說悄悄話,不愿意讓陳松伶聽到;而陳松伶一旦提出任何反對張鐸媽媽的意見,她就掩面痛哭,訴說各種委屈。
好在張鐸作為「中間人」,做得很到位。
甚至有熱搜夸張他,在處理妻子和媽媽的關系上真的是教科書般的存在,用自己獨特的「幽默」方式無數次巧妙化解「危機」!
既對母親有無可奈何的包容,又對妻子又有充滿愛意的袒護,沒有完美的婆媳關系,只是處于中間的人會處理問題罷了。
只能說,陳松伶嫁給張鐸,是一個福分吧!
在前半生,兩度被親密之人當成是「賺錢工具人」后,愿她能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