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來和大家說說日本阿嬤的人生吧。有的人這一輩子可能都一帆風順最後兒孫滿堂,但是有些人可能要經歷前半生的苦難,要一路折騰,一路尋找自己的幸福,好在今天我們說的這位日本阿嬤井手,最後生活事業都很棒。
她為自己在風景秀麗的山坡上蓋了一棟小房子,房前屋後是鬱鬱蔥蔥的花園和草坪。
一隻貓、一隻狗、偶爾和閨蜜聚會、偶爾去公司處理點工作、偶爾旅行,就組成了她平淡又豐富的退休生活。
60歲的井手,一直過著並不算寂寞的獨居生活。
她的一天是從7點鐘的晨起鍛煉開始的。掀開軟乎乎的被子,躺在床上抻抻胳膊抻抻腿,叫醒懶散僵硬的身體。
接著她走到客廳,坐在椅子上細細挑選一瓶喜歡的香薰精油,讓房間裡充斥著自己喜歡的味道。
若逢風清日暖的好天氣,再把推拉門打開,進來滿室陽光。
如果沒什麼特別著急的事情,她也會很悠閒的用40分鐘慢慢得做完一些家務事,然後再給自己一杯清單的茶,喝完後再去洗漱等事情。
雖然說阿嬤已經六十歲了,但是早晨洗漱之後,還是要護膚的,女人不管多大年齡都要對自己好一點嘛~
洗衣機的位置非常友好,在衛生間和後院中間,剛好洗完衣服就能直接去後院掛起來,非常的方便。
八點鐘,開始投喂家裡的寵物。
狗、貓、魚一個都不落下。
在讓小寵物們吃飽後,阿嬤就開始管植物們了,院子裡有很多花花草草也需要阿嬤去修剪的,而剪下來的分枝就都丟在箱子裡面「堆肥」,長好的東西就可以摘下來當做今天的美食。
在修剪草坪的時候,狗狗還會跑過來想要阿嬤陪它玩遊戲,阿嬤也會抽出時間和狗狗玩一玩。
做完所有的家事後,給自己沖一杯咖啡,一邊喝一邊回復前一天的消息,然後做一做今日計畫。
確定沒什麼需要在家裡完成的事情後,再整理隨身物品,做好裙子、帽子、包包和鞋子的搭配出門,開啟自己愉快的一天。
有人說,晚年生活過得這麼滋潤幸福,那她一定也是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順風順水度過年輕時光的。
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井手阿嬤之前的人生,太曲折而且充滿了「戲劇性」。
其實井手原本是個非常傳統的日本女性,雖然有自己想追尋的理想和擅長做的事情, 但她在20多歲的時候,只把結婚生子、照顧好丈夫子女、操作家務作為全部人生目標。
25歲,新婚沒多久的她受母親影響,覺得租的房子不是家,還白白浪費錢,于是儘管她和丈夫都沒什麼存款,還是從雙方家人那裡借了1000W日元,東拼西湊買了一套二手房。
房子搞定了,講究居住環境與舒適度的井手便開始進行改造。她把一層玄關的木地板改成老舊的地磚,搭配精緻絢麗的吊燈、異國情調濃鬱的鬥櫃和幾件老傢俱,營造出別樣的氛圍。
之前的榻榻米房間變成傳統客廳,白牆+木地板+布藝沙發+木傢俱+少量綠植,整個空間舒適、簡潔又清新。
也是在這棟房子裡,井手和丈夫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後來,這個位置的房價漲了,他們便趁機將它賣掉,換了一個車站附近、周圍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的房子。
第二套房子,是個半成品屋,可改動的空間並不大,但不願意將就的井手還是將之前家中的異國元素搬到了這裡。
木窗、做舊地磚、雕花柱、老傢俱......簡簡單單幾件物品,就烘托出了濃烈又不誇張的復古情調。
但他們只在這套房子裡住了五年就搬走了。
一是因為兒子上學時需要乘電車,有一次等車時被人群擠倒,書包掛在月臺邊緣上,才沒有跌落到軌道裡,她想換一個步行就能抵達學校的地方。
二是家中的小狗被檢查出淋巴瘤,只有半年活頭,而導致這個病症的,是建築材料甲醛成分太高。
所以在重新買下第三套房後,井手全程參與了施工與設計,全屋牆壁是抹灰的、地板是自己買了木料請師傅做的。
家中的板材類傢俱,也都是精挑細選過後,極其環保的,塗刷的油漆也沒有任何異味,在那個很多人並不算注重環保的年代,井手的家,已經很健康了。
更幸運的是,朋友們來家裡做客,一眼就相中了井手的裝修,紛紛請求她去幫忙設計他們的家,哪怕一模一樣都好。
沒有正式學過設計的她並不想答應,但時逢丈夫公司破產,家裡連車子都變賣了,她便乾脆順水推舟,同意了朋友的請求,幫了別人,也幫了自己。
朋友的房子建成後,效果令所有人都很滿意,她趁著激情未退直接開了家設計公司,自己做軟裝、丈夫做木工, 既解決了全家人的吃飯問題,又圓了自己想要設計房子的夢。
這一年,35歲的井手事業開始真正起步了。她以自己家為樣板間,上雜誌、登廣告、朋友口口相傳,很快就有了第一波客戶。
在設計了三十多套房後,她憑藉著獨特的想法、與屋主之間事無巨細的溝通和令人無比驚豔的效果,在當地小有名氣。
賺了錢,家裡經濟條件得到緩解後,全家人搬進了第四套房——一棟寬敞的兩層別墅中生活。
這棟別墅也是井手夫妻倆自己設計建造的,簡潔俐落的純白牆體,搭配大面積落地門窗和西班牙風格的瓦屋頂,大氣又不失浪漫。
室內採用溫暖的米色搭配自然的實木,雖然裝修價格相當昂貴,但視覺上看起來卻很是質樸低調。
可惜,生活並沒有向幸福的方向發展,井手發現丈夫出軌了!
35歲開公司、做設計,不到40歲婚姻破裂,公司的業務也因為離婚受損,一度瀕臨破產。短短幾年內,她幾乎經歷了一生中所有的大喜大悲。
但她並沒有就此消沉,她賣掉了這棟充滿悲傷記憶的別墅,拿著錢帶著孩子輾轉來到因旅遊而著名的鐮倉山,並買下一套房子想開個咖啡館,這也是她的第五套房。
因為沒有開咖啡館的經驗,房子是裝好了,卻也沒什麼顧客,她乾脆把它改成了住宅,在這兒度過了孩子的年少時光。
後來孩子長大搬出去獨自生活,閑下來一點的井手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夢想: 住在一個能看到大海的房子裡。
行動力超強的她乾脆賣了鐮倉山的房子,在神奈川縣買了一塊面朝大海的地,為自己設計建造了一棟三層高的別墅。
她用砂漿做地板、用矽藻土做牆壁,還擺放了很多漆面斑駁的老傢俱。
三樓餐廳外設計了超大的窗戶和露臺,每天一推開窗,就能看見太陽從江之島和富士山上緩緩升起、沉沉落下。
不過這棟海濱別墅她也沒住幾年,五十歲的時候,井手覺得海邊過于潮濕,長久居住下來人都要發霉了。
于是她再次賣房搬家,在鐮倉山上蓋起了一棟小而美的房子,作為自己的養老房。
此時的她,早就參透了人生中所有的快樂和悲傷,她不再為什麼事情感到急躁或苦惱,在自己的第七套房子裡,開始了悠哉又平和的下半生。
井手這次選的蓋房地點,原本是一片荒野,她花了一年的時間才弄平整地面,然後將箱型的房子放在上面,用砂石固定地面,自然又牢固。
房子是斜形屋頂,外牆為淺灰色,在鬱鬱蔥蔥綠植的映襯下,竟顯得格外可愛。
房子的前院是一塊寬闊的淺草坪,院門處用藍色瓷磚鋪貼了臺階,與屋簷下的臺階相呼應。
後院用石板路和柵欄區分出家務區和種植區。茂密的植物將房子圍住,私密性超強。
房子內部只做了一室一廳的格局,面積最大、最明亮的區域劃分給客廳,四面白牆和水泥地面,搭配實木吊燈,自然又大氣。
沙發朝向落地推拉門擺放,可以直接看到院子裡的景色。
後來她陸陸續續往家裡添置了不少物件,花草綠植、地毯、單人座椅,整個空間滿而不亂,充滿生活氣。
客廳對面是一體化餐廚,所用的面積並不算大,但功能強大、收納能力極強。
用磚石砌築的操作臺,左側是洗菜區,右側是切配和烹飪區,動線短且便捷。
水槽下方收納常用鍋具和尺寸較高的瓶瓶罐罐。
爐灶下方的三層抽屜裡,也滿滿當當全是各種調味料、茶和咖啡。
對面牆體凹陷處,放著置物櫃和冰箱,置物櫃抽屜內部收納著各種杯盤碗碟,為了防止落灰,一直用白色毛巾蓋著。
如今,阿嬤已經到了六十歲了。
她也不把生活的重點放在公司上了,有了自己欣賞的員工打理公司就好,現在她的時間幾乎都在做著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烹飪,招貓逗狗,種花種草,還種了水果蔬菜,她不願意在家的時候就去公司看看,還能做一下設計呢。還會和朋友們吃個飯,再或者出門旅遊,雖然說是自己一個人,但是日子過得非常幸福,並沒有覺得孤獨。
所以老去並不可怕,遇到挫折遇到失敗也不要生氣,只要有信心,努力就能成功!要留意身邊的小事,心態也會變好喔~
樂觀善良的人,應該也會很幸運的!祝福阿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