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他用廢舊材料建3.6坪蝸居,在水泥管般的家中住1年,網友:真服了

他用廢舊材料建3.6坪蝸居,在水泥管般的家中住1年,網友:真服了
2021/11/17
2021/11/17

不得不說,很多老外是真會玩兒,那動手能力也是沒誰了!這不,最近有位老哥就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建起了一個3.6坪的小蝸居,並在裡面住了近一年的時間。

他的名字叫尼克(Nick),曾是一位建築公司的員工,偏愛木屋和小房子的他,在幾年前辭掉了工作,一心投入自己的小屋建設中,並將這個愛好發展成了自己謀生的手段。

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房子呢?在走進它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它的來龍去脈。

小蝸居的由來

這個看上去有些像是「水泥管」的小家,是尼克一個人耗費數月時間親手建成的。

▲尼克和他的蝸居

去年早些時候,尼克從一對夫婦手裡買下了這個小蝸居,兩人在其中居住了7年,房屋早已殘破不堪;經過一番忙碌,他于今年年初完成了改造,並住進其中,直到現在。

這個小房子,其實是一個小尺寸的拖車木屋,長5米左右、寬2.4米,內部面積大約在3.6坪,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蝸居了。 其實,買它的時候是按照廢品價格算的,當然,小屋的狀態也非常堪憂…尼克為了進一步節省成本,保留其主體框架,並通過各種廢舊材料和二手傢俱進行裝修,使其變廢為寶。 改造好的小屋,安置在距離尼克家不遠的樹林中,內部擁有客廳、廚房、臥室等功能,水電也使用附近的管線,不用擔心;而浴室則被設置在了屋外,後面我們會簡單提到。

▲尼克對其進行改造

尼克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木工手藝,100%自己動手完成了小屋的建造,蝸居整體呈現為拱形格局,在屋頂增加金屬頂棚,並用保溫材料進行填充,以增加其防水和保溫性。

▲小屋內部改造

而小屋內部的改造,也完全都是利用回收材料、廢棄材料翻新後設計而成,桌椅、櫃子、櫥櫃檯面這些東西,也都是從當地「跳蚤市場」淘來後進行翻新的,當然,最後完工的效果不錯。

▲尼克的作品

就像我前面說的,這幾年裡尼克也逐漸把這種改造房屋的手藝,變成了謀生的手段,通過幫助別人改造這樣的小屋,他也得以維持生活所需。

言歸正傳,這一年中,尼克幾乎一直住在這間小小的蝸居中,在他看來,這是一種最悠閒自在又充滿樂趣的生活方式。

這個小小的蝸居有何魅力呢?讓我們走進它,一起來看看~

縱覽這間小蝸居

走進這間小蝸居,你會發現它比想象中的溫馨很多。

▲尼克的小蝸居

蝸居門前有一個可以放下和收起的甲板,平日裡可以坐在這裡曬曬太陽、吹吹風,而將其折疊到門前,就可以帶著這個拖車小屋去到天南海北了。

當然,真正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還是在屋內。

▲屋內全景

▲換鞋掛衣區

不知道大家看過「霍比特人」嗎?這個小屋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電影中他們所住的袋底洞。

首先,整體的裝飾——小屋的拱形房頂,配上暖色的燈飾照明、木質的傢俱和地板,為空間內帶來了幾分溫馨柔和感。 其次,空間的利用——進門左手邊是廚房,右手邊是收納櫃和換衣區,再往裡走還有小書房、臥室、壁爐,日常功能基本齊全。 而一些古舊的傢俱,更是為這個蝸居增加了復古、質樸的田園氛圍,個人來說非常喜歡這樣的設計。

就連木地板,也是從廢舊傢俱上切下來的雪松木板條,舊舊地看著反而更舒服。

蝸居內的小廚房

蝸居中的小廚房,在我看來是家中的點睛之筆。

▲剛裝修好時的廚房

廚房櫥櫃檯面同樣是用廢舊木材翻新而成,造型設計成了圓弧形,線條流暢自然的同時,也充分利用起了這處角落空間。

▲開放式的櫥櫃

檯面上設有灶台、水槽和切配區,能滿足基本的日常烹飪需求。

除此之外,底部的開放式櫥櫃和頂部的小吊櫃、掛鉤,也進一步提升了鍋碗瓢盆的收納能力,避免餐具和廚具過多而顯得雜亂。

▲小水槽

由于有供水管路,所以尼克只安裝了一個水泵輔助上水,而廢水則會排到蝸居下面的灰水桶中,需要定期傾倒。

▲食材櫃

廚房裡其它的設計也很有趣,比如調味品和瓶瓶罐罐,和冰箱一同被安置在進門右手邊的小櫃子中,將每一寸空間充分利用了起來。

而櫥櫃檯面與家中取暖爐連接的地方,則用金屬板進行隔斷,不過由于完全是手工製作,略微顯得有些粗糙。

哦對,廚房檯面前的小窗也可以打開,增加室內的通風能力,同時起到「物理排煙」的作用。

蝸居中段的壁爐和書房區域

蝸居的中間部分,是取暖爐和小書房所在的空間。

▲燃木取暖爐

小小的燃木取暖爐是尼克過冬的保障,冬天點燃它以後,3.6坪的小房間很快就能變得暖融融地,和屋外的寒冷天氣隔絕開來。

同時,爐子的檯面上還可以燒水、做菜,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面朝窗戶的小書桌

書房的部分設計就要簡單很多,一張二手的桌子、一把二手的椅子,組成了這個小小的書寫和辦公區。

旁邊的衣櫃+收納櫃,甚至都是尼克用舊板材自己做的,不得不說一句,佩服。

▲老舊的傢俱

書房頂部的天窗,給書桌區域帶來了充足的採光,也為這些老舊的木質傢俱帶來了一抹明亮質樸的韻味。

▲側邊隔板可以放下

書桌閒置時,側邊隔板也可以放下,為家中增添收納和置物的區域,小細節的設計倒是蠻貼心的。

尾端的客廳/臥室

小蝸居尾部最後的一點空間,被當做了家裡的客廳兼臥室。

平日裡的時候,它是一張三人位的沙發,由于尼克是一人獨居,所以這個空間完全夠用。

後面的窗戶也可以打開,增加室內的通風能力。

▲沙發可以「變形」

而抽出沙發下面的層板架以後,就可以對其進行一次簡單的「變形」,將其從沙發形態變成床的形態。

變成床後,剛好填補了沙發到櫃子間的冗餘空間,變成了一張尺寸還不錯的雙人床,平日裡尼克在這睡覺,也不會覺得憋屈。

為利用好每一寸空間,床前後的檯燈架上,還加入了帶有蓋板的隱藏收納格,方便收納一些日常雜物。

蝸居外的一些小設計

除了室內空間以外,屋外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小設計。

比如尼克手工打造的外壁,還依稀可以見到榫卯的工藝,結構堅固性沒得說。

大家應該比較關心的衛生間和浴室,被設置在了稍遠一些的林子裡,不過這裡就沒有上下水一說了,一切都保留了最原始的狀態。

當然,清潔程度也不高,所以並未過多展示……

▲收起前甲板

收起前甲板後,就可以移動這個拖車小屋了。

天氣晴好的時候,尼克也曾帶著它去郊遊,那感覺別提多棒了。

在蝸居的兩側,尼克用簡單的木質框架搭起兩個小棚子,當做休閒區和柴火的存放區,透明的塑膠板能在不影響採光的同時,起到防雨的作用;而太陽能板則為小燈泡提供了電源。

▲丙烷罐

做菜用的丙烷罐放在廚房下麵的小格子中,日常生活用電,電線簡單接入室內,相對來說做得粗糙一些,但好在能滿足基本用電需求。

感覺這樣接電,還是有些不太安全的。

其它的一些工具設備,則統統藏在了床下的空間內,可以隨時打開櫃門拿取。

文末總結

總而言之,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尼克這個小房子的,不僅功能性相對齊全,同時 設計得實在是太漂亮了,有點兒像童話中的小房子~

不過,空間過小、衛浴不便也是需要考慮到的問題,短期居住可能非常愜意舒適,但長時間居住還是會有一些不便之處的~如果是你的話,能接受這些問題嗎?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