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秋天,李連杰受邀回香港,接拍了電影《龍在天涯》,另一位男主角是周星馳。
而女主角,是圈內有名的大美女利智。
這是李連杰第一次見到利智,只看了一眼,他便覺山河無色,日月無光,徹底淪陷在利智的一顰一笑里。
李連杰說: 「看到利智,我才知道什麼是愛情,以前那種生活,只是過日子,沒有愛。」
此時,黃秋燕正帶著大女兒,在美國等待二胎的降生,她對香港發生的一切,毫無所知。
沒幾天,黃秋燕就接到了李連杰的電話: 「我們失婚吧,求你放我走。」
黃秋燕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無奈地接受了這一切。
失婚后,李連杰與利智戀愛,結婚,有兩個女兒。
而黃秋燕的身份,變成了「李連杰前妻」。
1
1971年,八歲的李連杰進了北京什剎海體校開始學習武術,在這里,他認識了比他大兩歲的師姐黃秋燕。
黃秋燕也是北京人,她性格溫順,練功刻苦,日常訓練中,她把李連杰當自己親弟弟一樣照顧。
和黃秋燕熟悉后,李連杰也非常依賴這個師姐。
李連杰1963年出生在北京一個非常普通的工人家庭,上面有哥哥姐姐一共四人,李連杰老五,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李連杰兩歲那年,父親因意外突然去世,母親一個人拉扯五個孩子,還有兩個老人,生活十分清苦。
盡管哥哥姐姐凡事都讓著他,但李連杰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母親的不易。
進了體校之后,不僅可以管吃住,每個月還有五塊錢。李連杰從來不敢亂花,每個月都把錢小心翼翼收好,拿回家交給母親。
黃秋燕見李連杰小小年紀這麼節省,常年就穿著體校的校服,一件像樣的新衣服也沒有。
正是長身體的年紀,李連杰天天只在體校吃飯,從來不敢買點好吃的東西。
黃秋燕家里條件稍好些,每次體校放假的時候,她都把李連杰叫到自己家里來,打打牙祭。
李連杰很感激黃秋燕的幫助,他也沒有什麼可以回報,只想著自己用心訓練,等有能力了,再好好感謝黃秋燕。
在體校,李連杰訓練格外刻苦,12歲這年,他第一次參加全運會武術套路比賽,獲得了冠軍。
從這之后連續五年,李連杰包攬了全運會冠軍名額,尤其1979年全運會,他一個人拿下了五塊金牌。
榮譽的背后除了汗水,還有傷痛。16歲的李連杰覺得自己再也打不動了,他萌生了退意。
剛好導演張鑫炎正在籌備電影《少林寺》,他從電視上看到李連杰比賽,于是邀請他來擔任男一號覺遠。
盡管從來沒有演過戲,但李連杰在《少林寺》里,表現最大的特質就是「真」。
1982年《少林寺》上映,以一毛錢一張的票,卻賣了一個多億的票房。19歲的李連杰,在演藝界橫空出。
看著師弟取得如此好的成就,黃秋燕在高興的同時,也有點失落,因為她發現這個師弟,并不懂得她的心。
多年的相處,黃秋燕早就對李連杰芳心暗許,只不過礙于面子,她不敢表白。
以前年紀小,她經常叫同學一起來家里吃飯,外出游玩;后來年紀稍長,她邀請的人便越來越少,直至只有李連杰一人。
黃秋燕以為,這下李連杰怎麼也該知道自己的心思了吧?誰知這個愣頭青完全不懂這些。
直至黃秋燕買了水果,跟李連杰回家看望老人,這個傻師弟才稍懂了一點。
李連杰才想起來,平時大家開他倆的玩笑,他只當是玩笑,每次就笑笑,原來師姐是真有這個意思。
然而隨著《少林寺》走紅,李連杰卻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2
李連杰對黃秋燕,更多的是姐弟之情,雖然不懂什麼是愛情,但眼前這個女孩長得漂亮,對自己也好。
「這便是愛吧」。李連杰懵懵懂懂地開始了與黃秋燕戀愛。
《少林寺》爆紅之后,李連杰想著,如此此時分手,「陳世美」這個標簽,便一輩子也甩不掉了。
于是他想到,讓黃秋燕也跟自己一樣,演戲,成名,那樣再分開,就不會有什麼負擔了。
在李連杰牽線搭橋之下,張鑫炎又拍了《少林小子》,黃秋燕飾演女一號。之后兩人又一起合作了《南北少林》。
讓李連杰失望的是,兩部片子都沒能重現《少林寺》的輝煌,他和黃秋燕,也干脆結了婚。
結婚第二年,女兒李思出生。剛好李連杰獲得了一次訪美機會,黃秋燕便帶著女兒,隨丈夫赴美。
去了沒多久,剛好香港嘉禾公司老板看了《少林寺》,邀請李連杰回香港,拍一部與武術有關的電影。
這便是《龍在天涯》。李連杰對女一號利智一見鐘情,在后來的拍攝中,他更是越陷越深。
在他眼里,利智和黃秋燕太不一樣了。
利智是光彩奪目的大明星,艷光四射,黃秋燕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姐姐,太熟悉了,反而沒有愛情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從小在哥哥姐姐呵護下長大的李連杰,覺得利智比自己的家人還要懂他。
「她懂我的夢想,理解并支持我想做的事,她是比親人更貼近我靈魂的存在。」
確定了自己的心意后,李連杰給黃秋燕打了個電話,坦白了這一切。
「我活到現在,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愛情,我愛她,她也愛我,我可以為她去死。」
此時已經懷上二胎的黃秋燕,親耳聽到丈夫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原來多年的相處,結婚,生女,只是搭伙過日子,跟愛無關。
哀漠大于心死。
黃秋燕是個傳統的女人,以前,她覺得男人是天,有了丈夫就有了依靠。
可是從小習武,讓她性子既溫順又好強,她不想搖尾乞憐,奢求一個心已經不在的人留在身邊。
二女兒出生后,黃秋燕答應可以失婚,她只有一個要求:希望李連杰好好撫養兩個女兒。
1991年,李連杰與黃秋燕失婚。
李連杰答應了,并且將唯一的房子留給了黃秋燕,凈身出戶,追隨愛情去了。
這些年,黃秋燕隨李連杰從體校出來,她先是在體育局下屬的體育服務公司工作,后來又在李連杰的體育用品公司工作。
練武多年,別的工作她沒干過,也不熟。
李連杰雖已成名,但收入并沒有太高,那個房子,只交了首付,還有幾十年的按揭。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的黃秋燕,根本還不起按揭,她只好把房子賣了,搬到地下室去住。
得知黃秋燕的遭遇后,鄭明明邀請黃秋燕回香港,跟自己來學美容。
3
黃秋燕適應能力很強,她不怕苦也不怕累,每天跟著有經驗的師傅邊學邊練。很快就掌握了全套技能。
鄭明明提出,由黃秋燕來幫她管理一家美容院。不過黃秋燕并沒有答應,她覺得自己還是做個普通的美容師就行。
在香港生活了一段時間,黃秋燕于1992年還是回到美國,自己開了個小小的美容理發館。
黃秋燕父親是軍區文工團的編導,母親則是舞蹈老師,家境還算不錯。從小黃秋燕也沒吃過什麼苦,沒干過什麼活。
現在,為了生計,她不得不一切從頭開始。
初到美國時,黃秋燕每天帶女兒的同時,還堅持學英語,雖然進步稍慢,但她一直沒放棄學習。
開了理發館之后,小本經營,也請不起幫手,黃秋燕什麼事都是自己一個人做。
黃秋燕性格和善,為人直爽又開朗,理發館的生意還算不錯。她每天起早貪黑,忙到喝水都沒空。
忙碌的黃秋燕,一日三餐都是胡亂對付,好在隔壁有個中餐館,做的菜不錯,她便成了那里的常客。
有時叫飯菜送到店里來,有時難得空閑,她就一個人去店里吃。
一來二去,黃秋燕認識了飯館老板王先生。
閑聊得知,王先生是山東人,和黃秋燕的父親是同鄉,這下兩人覺得更親切了。
和黃秋燕一樣,王先生也是失婚單身。
先前夫妻倆一起開店,經營一家小飯館,但后來感情不和,失婚后王先生不僅承擔撫養兩個小孩的責任,還將飯館留給了前妻,自己凈身出戶。
目前王先生一個人經營這個小飯館,兒子放學了就來幫把手。和黃秋燕一樣,王先生每天也是忙且累,只盼望著辛苦幾年,日子變好一點。
得知王先生的遭遇,黃秋燕心有戚戚焉。
異國他鄉,兩個有相同遭遇的人,慢慢有了好感。然而沒多久,王先生前妻查出癌癥。
雖然失婚,但畢竟曾經是夫妻。王先生停掉飯館的生意,回到前妻身邊,盡心盡力照顧,直至前妻病逝。
王先生這個做法,黃秋燕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覺得他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這之后兩人就正式生活在一起。
兩人各自經營著小店子,難得有空,一家人出游,王先生兩個兒子也很喜歡黃秋燕。
當年失婚后,兩個女兒送回北京,由李連杰母親照顧。后來女兒上高中,李連杰安排他們到美國上學,母女又團聚了。
兩個家庭,六口人,其樂融融。
如果不是那次活動,或許,黃秋燕再也不會與李連杰見面。
4
李連杰和利智戀愛十年后,于1999年9月19日,舉行了婚禮,婚后也生有兩個女兒。
作為大明星的李連杰,黃秋燕不需要刻意打聽,就能知道他的現狀。
他又演了什麼戲,成立了基金會,得了什麼獎,甚至說了什麼話,媒體通通不會遺漏,事無巨細都有報道。
不過對黃秋燕來說,這些跟她早就沒有什麼關系,有的,只是他是自己女兒的父親。
偶爾,黃秋燕和李連杰也會打個電話聊幾句,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說說近況,也說說女兒的事。
直到《少林小子》上映33周年,劇組幾個老同事搞了一個紀念活動,黃秋燕才再次見到李連杰。
活動現場,作為最大牌的明星,李連杰跟每個人寒暄,禮貌而周到。
黃秋燕則和幾個熟悉的同行聊聊過往,她較年輕時略有發福,但精神狀態非常好,溫和,從容。
活動自然少不了合影留念,不過黃秋燕和李連杰并沒有單獨合影,而是三三兩兩跟其他人一起。
時隔近三十年,兩人再同框,中間隔了幾個人,隔了幾米遠,也仿佛隔了分開的漫長歲月。
「我站在你左側,卻像隔著銀河」。
兩個年過半百的人,曾經有二十多年時間一起度過,從青蔥到而立,從懵懂到成熟。
因為了解而在一起,又因為太了解而分開。
曾經說第一段婚姻不快樂的李連杰,和利智結婚后,多年來也沒有什麼緋聞,夫妻一直很恩愛。
看得出,他確實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找到了自己的快樂。
而黃秋燕,如果前夫不是大名鼎鼎的李連杰,或許,她的名字根本不會有人知道。
她會一直過著普通的,屬于自己的生活。
結婚是為了幸福,失婚也是為了幸福。
失婚了的黃秋燕和李連杰,各自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也算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