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個90後女孩的故事。
今年不到30歲的Emily Jones,出生于英國牛津,如今在本地的一家銀行裡就職。
原本的她是一個很注重生活質量的精緻女孩,比如每個月都要去做一次指甲和頭髮,週末和朋友們一起去酒吧放鬆一下,這些消費每個月加起來也有小幾千英鎊,但是女孩子嘛,總是會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大方一點。
遇上商城打折,哪怕家裡的衣櫃已經塞滿了,也要買兩件最新款才行。工作壓力大了就瘋狂買包包,畢竟「包治百病」嘛~
雖然Emily也會偶爾存存錢,但是只要花起錢來還是毫無節制, 遇到喜歡的東西,就只有一個字:「買!」
然而,當她遇到自己心儀的房子時,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Emily看上了一棟兩層帶花園的獨棟別墅,地理位置很好,離她母親家很近。還在街區的盡頭,另一側沒有鄰居,可以說是非常清淨。房子還是裝修好的,所以不需要再多花費一筆錢,這一點也讓她確定了這就是她想要的家。
但是這套房子的總價高達3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271萬元),光首付就是4.7萬英鎊(約合人民幣42萬元)。這對當時身上僅有7000英鎊存款的Emily來說,十分遙不可及。
不購物、不社交,極致克制只為湊夠首付
為了湊夠這4.7萬英鎊的首付,Emily下定決心開始存錢。
首先,她給自己設置了一個 「每月儲蓄目標」——只要發工資了,就直接從銀行卡裡轉走600英鎊到儲蓄帳戶上,剩餘的錢用來生活的開銷。
並且這個儲蓄目標也在不斷增加,最後固定每月存下1000英鎊,這樣三年就可以存下3萬英鎊左右。
然後是解決租房的問題。為了節約房租成本,Emily搬到了媽媽家,每個月給媽媽支付300英鎊的租金,這樣就省下了一大筆開銷。
畢竟在英國這個消費極高的國家,隨便租個合租房最少都要500英鎊起步。甚至她朋友在同個地區租下的兩居室,光月租都要1000英鎊。
她還停止了一切的娛樂活動,比如不再每個月去做美甲、一年只剪一次頭髮,雖然這些看起來都是小錢,但其實光美甲一年就可以省下320英鎊。
除此之外,在湊首付的第三年裡,Emily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還經常斷舍離,把沒用的衣服和物品都掛上二手市場,只留下幾套最常穿的,這也讓她收穫了800英鎊。
她也不再和朋友出去玩,非要聚會的話都是約在家裡,因為她把省錢進行到了極致,一切需要花錢的活動在她眼裡都是需要被禁止的。
三年裡Emily堅持過著這樣「變態的生活」,終于湊夠了房子的首付。
對于這一切,她感歎道: 「放棄這麼多真的很難,因為我已經習慣了之前的生活方式,但現在有了自己的房子後,我覺得這是值得的。」
由于付了首付後,Emily帳戶上只剩下了兩位數,所以搬進新家後,在添置傢俱時她堅持一切從簡的原則: 能不買的就不買,需要用的慢慢買。
客廳裡就放一張宜家打折的小沙發,擺上幾個小抱枕,地上再墊上一張粉色地毯,就組成了休閒區。
雖然看著很空曠,但是對她來說,只要能在回家後有地方可以休息就已經足夠了。
餐廳位于進門右邊,與客廳共處于一個空間內。
頂部掛著一盞水晶吊燈,用一張小圓桌+四張粉色圓凳組成了一個簡單又乾淨的用餐區域。
由于是精裝房, 廚房都是標配的L型結構,白色吊櫃和地櫃搭配上棕色檯面,整個空間既明亮又乾淨。
廚房裡塞下的洗衣機、冰箱都是Emily媽媽送她的喬遷之禮,因為當下的她實在是買不起這些生活必需的家電。
衛生間雖然面積不大,但也做了幹濕分離的設計,用一扇推拉玻璃門隔開淋浴區和幹區。
洗手台做了懸空設計,減少衛生死角,更方便清理。
臥室裡也十分簡陋,這張雙人床是Emily搬進新家時的唯一傢俱,因為她甚至買不起30英鎊的衣櫃。
但她卻很樂觀: 「為了給新家添置家居,我會更努力掙錢和存錢,這一切讓我的生活更加有盼頭,我也覺得節儉自製的人生很棒!」
人只要有了目標,就比較有動力,各位讀者朋友你們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