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不忍七旬老父親住破舊老宅養老,孝子回鄉將老宅改造成「最美鄉居」別墅都不換

不忍七旬老父親住破舊老宅養老,孝子回鄉將老宅改造成「最美鄉居」別墅都不換
2021/03/14
2021/03/14

就算雞血打得再滿,身處都市中的你和我,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會覺得身心俱疲,世界嘈雜,前路漫漫,想要逃離這個鋼筋水泥鑄造的冰冷叢林,如梭羅那般步入真正的盈盈綠意,找個村莊住下,勤於勞作,一日三餐,安然自得。於是嘴裡喊著「明天就辭職」,第二天醒來,咂摸起讓人恍惚的念想,卻還是選擇繼續過兩點一線的生活。對於另一些人來說,鄉間美夢實現起來卻並不費力。

睿衍是一位70後,他的母親很早就過世了,於是父親就一直隨他在大城市中居住,多年以後,在他的老父70歲時,便提出想回家鄉去養老。睿衍是一個孝子,雖然他們原來在鄉下還有一間破屋,但睿衍不忍心讓父親再住,於是在原來的宅基地上,將原來的舊房推倒重建了一個兩層半的小別墅,還帶有一個70㎡的小院子。

本來在鄉下蓋房子的時候當時想著預算控制在100萬左右,但後來房子造著造著,裝修費用越來越高,一直到最後共花費了整整300萬,超出原來的預算3倍,當時只想著能滿足父親的心願,自己也偶爾能回一趟家的睿衍,為了能達到自己心中的理想效果,不允許使用差的材料及裝飾,最後裝修費用一次次超標了。

原來的舊房

建成後的別墅外景

別墅的占地面積只有80多平米,兩層共160㎡,院子有70㎡左右,從施工開始到別墅建成經歷了10個月的時間 ,總共裝修費用300萬(約合新臺幣1290萬),其中雙層玻璃、矽藻葉岩牆面、浴缸、舊木材、傢俱與軟裝、還有人工都包含在裡面。下圖是裝修花費最大的項目一覽表。

給父親買的3萬塊的浴缸房子裝修完後看上去有點舊舊的,一點也不像新蓋的房子那麼閃眼,因為睿衍的職業就是跟古藝術品打交道,所以喜歡舊物,別墅中有很多物件都是從外地淘回來的藝術品和古傢俱,睿衍覺得舊的東西才是有呼吸的,不像新的傢俱,冷冰冰的一點溫度都沒有,而且質感也不像以前的舊物那麼好,所以他把這些舊傢俱全部安放在這個鄉下的別墅中。

別墅共二層,第一層空間是專門為父親設計的,除了客餐廳及院子外,就是臥室,因為在一樓老人生活起來會比較方便,父親的臥室窗戶正對著一樓的小院子,是所有這些房間中最好的視角點。

二樓的主臥室是睿衍的房間,因為不常住,佈置得比較簡單,現在的睿衍,每隔兩周便會回鄉下來看看。

二樓還有一間女兒房,是分別給兩個女兒住的。兩個孩子住在一間臥室,一起做作業,聊天,還能增進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二層半上面設計了一個大通間的客房,採用了榻榻米的形式,共設置了4個床鋪,雖然層高只有1.6米,平時睿衍的朋友來鄉下住住,也能住下。

睿衍在一樓的院子裡設計了一間茶室 ,打造成日式風格,平時回到鄉下的時間,喜歡在這裡與父親一起喝喝茶,看看院子中的景致,每當冬天下雪的時候,坐在茶室中觀賞小院的雪景,非常有韻味。

在二樓有一個空餘的地方,睿衍也設計了一個私密的茶室空間,所以在這個別墅中其實是有兩間茶室的,二樓的茶室主要是平時更加要好的朋友才會被邀請到這裡喝茶、談事。

一樓的小院子也經過很細心的佈置,院子裡種植了很多種植物,有淩霄花、山茶花、天竹、黃木香等,每當春天的時候,院子裡繁花一片。

自從有了這個房子,睿衍哪怕是再忙,也會在週末抽空帶著家人回鄉下住上幾天,跟女兒一起在田野間挖青苔野菜,打掃修整一下院子,到附近的鎮上去買點東西,再去田埂上轉悠一圈,樂於回歸鄉下這種樸素的生活方式。

現在,睿衍更羡慕起了父親,他希望自己在退休後也能回到這裡來,陪著父親一起,渡過漫長的歲月。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有著這樣的情結嗎,希望在年輕時自己能努力一把,奮鬥出一番成功的事業,等到功成名就時,再隱歸田園,過著淡泊的樸素生活,體驗生命的本真,直至慢慢老去。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