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70歲,能做什麼?有很多人想,70歲應該就已經退休在家聽聽歌看看電視溜溜彎了吧!但是並不是!70歲,還可以生一個小孩,是的沒錯,70歲這個年齡,生小孩。但是這樣的年齡會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精力不足,畢竟照顧一個孩子很累……
還可能被旁人恥笑、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孩子的理解……這些戲碼都在日劇《70歲生第一個孩子》中的這對古稀之年老夫妻身上,上演了。
是的,你沒猜錯——日本人又雙叒叕在「作妖」了!
這個日劇其實最開始是為了鼓勵大家生育的,但是隨著劇情越來越全面,鏡頭中很多真實的事情讓人感同身受,而且除了70歲生孩子這個事情比較誇張以外,很多事情並不誇張,甚至沒有一對夫妻,能一起平靜地看完整部日劇。
男主朝一是一個房屋仲介,買房子是他的任務,而他的日常工作和很多房屋銷售一樣,就是帶著想要買房子的顧客去看房子,給他們介紹每個房子的優點啊缺點啦,最後促成這一單。
而這天呢,是他最後一次上班,因為他要退休了。朝一的頭髮已經花白,到了退休的年齡,同事們送來一些花,他也禮貌的婉拒大家,他不想要歡送會。
然後收拾好辦工作,交接了接下來的工作,等待下班的時間。
「冷漠」、「沒人情味」,這基本上是所有同事對朝一的一個印象了。
和大家告別的時候,同事們也沒有什麼難過和不捨得,反而有一句「那種人真麻煩啊,晚年孤獨終老吧」
而在回家的路上時,朝一也收起了笑容,不自覺的耷拉下嘴角,呆呆地望向前方,看起來狀態並不好。
65歲高齡的他,沒有兒女,是大家口中的 「丁克一族」,而他的日常生活可以說是,無聊得不能再無聊了。
朝一與妻子夕子,生活在一間大平層裡,房子雖大,但只住著夫妻倆,難免因為空曠,而顯得冷清,內部設計 也和他們的人生一樣,普通平凡,又沉悶無趣。
進門處就是傳統的下沉式玄關,狹窄的過道,配上一盞昏暗的頂燈,既不溫馨也不敞亮。
繼續往前走,映入眼簾的是客廳、餐廳、廚房採用 LDK的一體化佈局。
廚房位于玄關右側, 為了隔絕油煙,在島台部分加裝了一面牆,作了鏤空設計,形成了一處傳菜台。
餐廳與客廳呈直線狀佈局,地面通鋪原木地板,整體傢俱也基本採用原木材質, 畢竟對于古稀老人來說,簡約舒適才是家的重點。
臥室部分,朝一與夕子採用著分床不分房的相處模式,這也符合大多數老人對良好睡眠質量的要求。
但即使分床睡, 夫妻倆也堅持過著有性有愛的生活,畢竟沒有孩子的婚姻,如果連性和愛也沒有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雖然沒有孩子,但好歹算是有房無貸的小康家庭,不用擔心某天在蝸居裡老死。
對于朝一和夕子來說,一輩子就這樣按部就班、不緊不慢地過吧, 畢竟普通人的人生,或許就是這樣平凡甚至有些無聊的。
但這一切的平靜,都被一根驗孕棒的出現,而打亂了。
「我懷孕了。」
夕子在朝一退休這天,激動地對他說道。
對于期待了一輩子,卻始終沒有懷上孩子的夕子來說,孩子的到來讓她興奮極了。
但朝一卻覺得妻子在胡言亂語,是年紀大了,有點神志不清了。畢竟夕子已經是古稀之年的老人,怎麼會懷孕?
從生理和常識來看,這都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為了證明夕子沒有懷孕,朝一去超市買來了幾款不同的驗孕棒,讓她多測試幾次,說不定是第一根驗得不准而鬧出的「烏龍懷孕」。
可不管是驗幾次,甚至是去醫院做檢查,所有的結果都表明: 70歲的夕子確實懷孕了。
結婚近40年,夫妻倆終于在古稀之年迎來了第一個孩子,可對朝一來說,味道卻變了——沒有驚喜,更多的是驚嚇。
「生下來,怎麼養?別人又會怎麼看?」
他完全沒有「喜當爹」的感覺,反而變得害怕極了——
不好意思去藥店買驗孕棒,害怕別人對他這個老頭子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敢帶夕子去家附近的醫院做檢查,非要跑到郊區的偏僻醫院避人耳目;
夕子孕吐反應很難受,他擔驚受怕地尖叫:「不會是腦梗塞了吧?!」
誠然,相比于激動又興奮的夕子,朝一對于這個孩子的到來,內心更多的是抵觸和抗拒。
畢竟孩子生下來後,除了要忍受旁人刺眼的目光,還有可能被冠上自私的名號,加之撫養孩子的費用也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65歲的他,不願意冒這個風險,更不願意讓妻子獨自承擔生育的危險。
就連夕子的親哥哥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都立馬趕深夜快巴來命令她將這個孩子打掉——
這個年齡你還要生下來嗎?生下來怎麼辦,送去孤兒院嗎?
現實擺在眼前,反對的聲音愈演愈烈。
可當看到夕子肚子裡的胎兒雛形時,那種新生命獨有的活力,讓這對老夫妻一致決定,要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似乎因為這個孩子的到來,他們的人生,就不再是逐漸走向死亡的倒計時,而是充滿希望與盼頭的全新未來。
他們給孩子取名:江月未來。
寓意著, 不管未來怎樣,爸爸媽媽都將和你一起面對。
為了迎接未來的到來,朝一和夕子開始學習如何當一名合格的爸爸媽媽。
他們頂著旁人不解又嘲弄的目光,參加社區的產前培訓,笨拙地學習如何給新生兒換尿布。
如何給新生兒洗澡擦身。
朝一還身體力行地體驗了懷孕時行動不便的難受。
終于,等到了孩子出生的這一天,當接過護士抱過來的小嬰兒時,似乎一切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抱著新生嬰兒出院回到家後,等待朝一和夕子的,也不再是那間陰暗沉悶的老房子,經過一番修整後,原本陰暗的家變得明媚又開闊, 似乎孩子的到來給這個家帶來了無限曙光和希望。
可隨之而來的, 除了初為人父母的喜悅之外,還有生活中因為育兒而產生的各種矛盾和衝突——
第一次給女兒餵奶、洗澡、換尿不濕,每一個「第一次」或許是新鮮的。
但長此往復,就演變成不能睡一個完整的覺,必須每過3個小時就喂一次奶,隨時都要面臨著被孩子哭鬧聲而吵醒的忙亂和焦慮。
雖然夕子已經70歲了,歷經人生滄桑的她,當媽媽這件事卻也是頭一次。
所以她實在是太焦慮了——
朝一不在家,她守著睡覺的孩子,自己也忍不住犯困,可心裡想著廚房裡堆積著沒洗的碗、洗好的衣服放在地上沒疊、房間裡看著髒兮兮的,她就焦慮極了。
因為她太想盡好媽媽的責任了,所以精神高度緊張,導致神經衰弱,她就會控制不住地對朝一發氣:
為什麼洗衣服沒分類?
為什麼奶瓶總洗不乾淨?
為什麼餵奶的時間和計量沒記住?
面對有些歇斯底里的妻子,朝一沒有與她爭執,而是找了個藉口讓她出門走走,孩子他會照顧好。
因為他看到了—— 夕子在不分晝夜照顧孩子時,一直苛求著自己要做一名完美媽媽,不敢犯任何錯誤、害怕出現一點閃失,那種情緒上的自我壓抑,已經要把她逼到崩潰。
所以他明白,妻子需要出去走走,呼吸和感受沒有孩子的新鮮空氣。
可育兒之路,僅僅靠著幫妻子餵奶、洗奶瓶、疊衣服,讓她有喘息的機會,做好了這些就足夠了嗎?
沒那麼簡單。
當夕子病倒入院後,照顧孩子的重擔都落在了朝一身上時,他才深刻地意識到:
原來搭把手照顧孩子,和親自帶孩子,完全就是兩碼事——
他無法再擁有完整的睡眠。只要孩子一哭,他就要立馬從睡夢中掙紮著起來,給孩子餵奶。
拉屎的時候也要兼顧著哄娃,既羞恥又無奈。
可不管怎麼給孩子餵奶、抱她、哄她,孩子總是會不分時間、不分場合的大哭。
哭得撕心裂肺,也哭得朝一精神崩潰。
他不停地給孩子說:「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是爸爸做得不好。」
這一刻,朝一終于能理解妻子平日裡的不容易。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他不斷學習怎麼帶孩子、怎麼幫妻子分擔家務。
可他沒意識到, 「幫把手」和24小時親自帶孩子,是完全不同的難度。因為只要孩子一哭,精神就會高度緊張,還伴隨著深深的無力感,讓人身心俱疲。
他也理解了,為什麼夕子會因為沒有母乳,而對孩子抱著歉意。
為人父母,難免想要凡事都能做到盡善盡美,而在達不到標準後,就會帶來深深地挫敗感與自責感。
可不完美就是人生的常態啊。
難道不完美,就是不幸了嗎?
是呀,這世上本就沒有滿分父母,所有的父母都是在不斷的學習和磨練中,才成為了真正的父母。
或許年齡,是朝一和夕子育兒的減分項。可除此之外,他們盡職盡責地帶孩子——
朝一,幾十年煙齡的老煙鬼。
為了有健康的身體能多活幾年陪孩子成長,煙立馬戒了;
聽說撫養孩子開銷很大,65歲剛退休的他又出去繼續打工。
夕子,70歲的高齡產婦。
在孩子出生後不幸感染了敗血症,可她仍舊挺了過來,出院後不敢鬆懈,全天貼身照顧孩子,換尿布、餵奶、哄睡,從早到晚都不敢輕易合眼休息……
儘管不完美,但他們的努力,不輸任何年輕家長。
他們對孩子的愛,更不輸任何人。
對于朝一和夕子而言,小未來是他們一直期盼的孩子,只是她的到來晚了些、意外了些。 但面對這個意外,朝一和夕子盡責而合格,他們拼盡全力想要做最好的父母。
儘管,不能把「盡責」當作衡量父母合格與否的唯一標準。
但相較于那些,把剛生下來孩子甩給爸媽照顧、溺愛孩子成混世魔王的父母,朝一和夕子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優秀極了——
未來在學校面對三番四次欺負自己的男孩,她委屈、憤怒地抬起手想打,卻最終放了下來。
因為她想起了爸爸對她說的話: 「被打很難過,但是打人也會變得很難受。」
她記住了那份難過,所以學會了忍住委屈。
未來在學校被同學嘲笑,為什麼你的媽媽是奶奶啊,說真的這個讓小孩子真的很難受。未來因為這個不願意上學,而夕子也沒有怪她,而是溫柔的和她說:
「因為未來很堅強呢,媽媽的年紀都這麼大了,未來也能從媽媽的肚子裡出生呢」
因為從小都是被溫柔包裹,小未來面對很多不開心的事情都能說:
「我能出生,真的太好了」
不是只有年輕有活力的人做父母才好,「滿分」父母,原本就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