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輕人越來越多選擇到大城市外出務工,畢竟大城市就業機會多,而鄉村的人也越來越少,剩下的更多是老人小孩,在偏遠山村可能整個村都沒什麼人了,然而今天要說的這二位老人的不僅在選擇留在大山,一年也不少掙錢,甚至比很多外出務工的人掙得還多。看看二位老人是怎麼做到的吧。
安康嵐皋縣民主鎮田灣村,62歲的徐茂澤和64歲的老伴李德山留守大巴山,帶孫子,種地,養豬,養雞,做芝麻糖,一年純收入至少有七八萬元(約合新臺幣30多萬),比外出打工的兒子兒媳掙得多。徐茂澤說:「兒子兒媳在浙江溫州打工,比我們老的掙得少,但他們留在家裡,也幹不了農活,只好去打工。」
老兩口一年養2000多隻雞,吃玉米、吃草,慢慢長大的土雞一斤能賣20來元。
今年養了5頭豬。徐茂澤說:「今年小豬太貴,買不起,養的沒有往年多。」
老兩口種了10來畝地,大部分地種的是紅薯,紅薯藤喂豬,紅薯用來熬紅薯糖,用紅薯糖加工芝麻糖。
紅薯收穫,熬成紅薯糖,到10月就可以做芝麻糖。徐茂澤沒出嫁的時候就在娘家做芝麻糖,結婚後,她把做芝麻糖的技術帶到了婆家,和老公一起做芝麻糖。每年冬天都要做上萬斤芝麻糖。
兒子、兒媳去打工去了,5歲、3歲的孫子他們帶著。
靠著勤勞的雙手,蓋起了樓房。徐茂澤說:「村裡人都說我們兩口子辛苦,種地,喂豬,養雞,熬糖做芝麻糖,蓋起了樓房,我們是村裡最早蓋樓房的,村裡人很羡慕我們,後來有不少人跟我們學做芝麻糖,芝麻糖成了我們村的特色農產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