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上海超牛紙片房:7坪塞6個房間,最窄處僅0.2米,卻被誇上天

上海超牛紙片房:7坪塞6個房間,最窄處僅0.2米,卻被誇上天
2022/02/20
2022/02/20

生活在上海浦東區的小馮一家,住在一棟「怪房子」裡。

這棟房子怪就怪在,它雖然整體呈三角形狀,但從某個角度看過去,卻像極了薄薄的紙片。

最令人訝異的是,這棟房子的面積僅有7坪,並且最窄處只有0.2米。

而除了居住環境逼仄、狹窄之外,小馮一家人在紙片房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生活極為不便,每天全家人就好像在打BOSS通關一樣。

第一關——找衣服

每天媽媽要面對的第一個關卡,那就是幫全家人找衣服!

爸爸的鞋子、女兒的白襯衣……翻箱倒櫃就算了,她還要去查看各種麻袋裡有沒有。

這是因為家裡的儲物空間嚴重不足,所以每次換季,媽媽都會把全家人不穿的衣物打包放進紙箱子、大麻袋裡。

導致時間一長,就攢了二三十個箱子。每當大家想要穿舊衣服的時候,只能挨個去找。

于是,在家裡找東西,就像黃金礦工挖寶一樣,能釣上來一個算一個,釣不中的話也只能自認倒楣、白費力氣。

第二關——穿越雨棚

馮家和鄰居家的廚房之間有一個公共走道。

但由于兩家人之間的雨棚中間留了一條小縫,所以每次下大雨的時候,就會給馮家人的生活,帶來非常多的不便。

比如因為廚房無法直通客廳,每次做飯都需要通過公共走道。

每次遇上暴雨天,端菜的爸爸撐著傘,步伐還要快,像極了躲避障礙物遊戲的「倒楣蛋」。

第三關——蚊蟲大作戰

由于馮家西側的視窗下方是整個社區的垃圾堆放點。

所以每逢夏天,家中蚊蟲肆虐,吃飯時全是蒼蠅,一家人打都打不過來。

在馮家,每天都上演著「消滅害蟲」的戲碼。

第四關——用生命晾曬

由于家中晾衣區與洗衣區不在同一空間內,每次洗完衣服,媽媽必須穿過臥室,爬上樓梯,通過閣樓,跨越重重關卡,才能到達曬臺。

而最重要的是,曬臺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稍有不慎就會有從四樓摔下去的危險。

第五關——摸黑障礙賽

原本馮家女兒是獨自一人睡家中的閣樓,可某一次她摔了一跤後,媽媽就不放心她再睡樓上,于是一家人的臥室便擠在了一起。

且不說28歲的大姑娘還跟父母睡在一起,隱私性有多差。

重要的是,睡在爸爸與女兒之間的媽媽,每次晚上關了燈都只能摸黑上床,既有可能踩到女兒,也有可能磕磕碰碰,這種「摸黑障礙賽」很不安全。

而除了這些困難關卡外,馮家的房子還因為年代過久,面臨著閣樓隨時坍塌、天花滲水、保溫隔熱差、室內空氣不流通、採光差等等一系列的居住問題。

每天在這樣的房子裡,從早折騰到晚,讓馮家人耗盡精力。

改造,成了眼下的當務之急。

負責本次改造的設計師(倒楣蛋),是長腿歐巴王平仲。

在與馮家人一番溝通後,王平仲明確了本次改造的所有需求:

1、夫婦和女兒都有單獨的空間

2、廚房納入室內

3、解決閣樓可能坍塌的危機

4、擴大儲物空間

5、解決馮阿姨用生命晾曬的問題

6、解決採光、通風、保溫、蚊蟲等問題

目標清晰後,原本棘手的改造也變得豁然開朗。

首先第一步,是從房子的結構上下手。

設計師在原有的建築基礎上,將部分房梁位移後,新增了四根新的主樑。

如此一來,大大提高了屋頂的安全係數。

在此基礎上,將房頂的防水重新做了一遍,確保之後的雨水不會再滲透造成牆皮剝落、發霉。

還在屋頂天花板裡填充人造纖維,以此來保溫、隔熱、隔音,改善原本冬冷夏熱、上下樓震動、隔音差的問題。

並且在房頂開設天窗,既能解決原本採光差的問題,也很好地改善了房子的通風系統。

最後在屋頂坡面重新安裝了一個排水溝,確保雨水能順暢地排出屋外。

緊接著第二步,則是對房屋內部結構進行重新規劃。

由于馮家房子的可利用高度為3.8米,所以設計師將一樓的空間劃分為2米,確保其可作為正常的活動區域。

樓上的1.8米則留給女兒臥室,這也能滿足她的直立行走。

並且設計師將一樓的空間做了最大化利用,除了原本的衛生間、客廳、廚房外,將尖角處改為主臥,還新增了多功能室。

改造前戶型圖

改造後戶型圖

而通過這些巧妙的「偷樑換柱」,也讓這棟紙片樓有了無數種可能。

如果說,改造前的紙片房岌岌可危、難以入住。

那麼,在設計師的爆改後,它一躍成為了無數人心目中的「老破小天花板」。

原本的大門,與鄰居家的廚房緊靠在一起,油煙讓室內處處透露著一股髒、亂、差之感。

改造後,設計師將大門向東移了1米,與鄰居家的廚房分離開。

而白色、黑色、深木色的色調搭配,讓整個空間顯得寬敞明亮。

門前地面上鋪著白色鵝卵石+黑色花崗岩的組合,不僅有利于排水的順暢、通行的安全,還為整個空間增加了幾分趣味與高級感。

入戶玄關處,做了一處斜角收納櫃,既能存放鞋子,也能陳列展示。

選用橙色作為入戶處的亮眼點綴,讓家更有靈動性。

底部可伸縮的鞋櫃,拉開就是玄關凳,方便靈活的同時也讓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

原本既是客餐廳,又是臥室的一樓,在改造後,每個區域都被賦予了明確的功能。

客廳以藍白兩色為主,搭配上實木地板,顯得溫馨又自然。

與樓梯相結合的不規則裝飾櫃,讓整個客廳的層次更加豐富,充滿趣味的同時還增添了收納能力。

客廳中央的三角沙發下,藏著一張三角形餐桌。

這張餐桌的高度,可以根據需求,任意調整, 展開後這裡便成為了用餐區。

一家人在這裡,不管是吃飯還是看電視,都非常方便。

順著客廳往裡走,還有一間多功能室。

榻榻米既能作為茶室,也能是臨時床,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屋的收納空間。

並且被改造後的多功能室,不僅是媽媽的縫紉間, 也可以作為一間獨立的客房,方便開計程車晚歸的爸爸使用,如此一來,其他人的睡眠就不會被打擾了。

當客人或親戚留宿時,也可以招待。

而原本與客廳不互通的狹窄廚房,也徹底改頭換貌。

設計師在廚房與客廳之間,設置玻璃推拉門作為隔斷。

如此一來,既能用共牆作為壁掛電視的區域,也能很好的隔絕油煙。

廚房內部採用了L型佈局,利用轉角設計,大大節約空間,形成了洗、切、炒的工作區域,動線便捷。

並且設計師為廚房量體打造了一套上下櫥櫃,進一步提高空間的收納能力,顏值也很高。

主臥除了是父母的睡眠區域外,還可以作為休閒茶室,並且具有強大的儲物功能。

並且主臥還擁有一個專屬 陽臺

設計師利用原本的三角尖端,打造了一處可以種花的小天地。

雖然面積不大,但陽臺外的美景,也能讓人一掃疲憊。

一樓衛生間面積雖然僅有不到1坪,但也五臟俱全。

設計師用折疊門的設計,實現了幹濕分離,清晰地劃分出了如廁和淋浴的區域。

通往閣樓的樓梯,也做了巧妙的設計。

設計師在樓梯的一側做了鏤空處理,讓整個空間得到了視覺延伸。

而另一側則安裝了內嵌式的扶手,在確保安全通行的同時,也起到了美觀裝飾的作用。

登上樓梯,便能來到閣樓,這裡是 女兒的臥室

設計師在床下安裝了可拉伸的木板,關上時就是一道門,讓女兒可以獨享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

閣樓內部除了一些黑色線條外,設計師採用了單一的白色, 讓高度不足的先天缺陷在視覺上得以緩解。

電動天窗

梳粧檯

設計師還在閣樓上為女兒規劃了一個獨立衛生間。

如廁、洗浴的需求,在這裡統統可以得到滿足。

值得一提的是, 閣樓採用了大面積落地窗的設計,視野開闊,採光極佳。

捲簾讓室內的隱私也得到了保障。

原本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露臺,是馮家人的一大心病。

如今,露臺四周都安裝了扶手。

設計師還將牆體由西向東縮了整整一米,增大了露臺面積,使得閣樓屋簷得以延伸。

並且設計師還將露臺打造成了一個空中花園。

除了種植蔬菜外,他還特意挑選了具有防蚊蟲效果的植物,來緩解馮家一到夏天就蚊蟲多的困擾。

衣架則被隱藏在用越秀木製作的幕牆中。

有了這個安全的露臺,馮阿姨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用生命去晾曬衣服了。

即使夜幕降臨,露臺的太陽能LED燈,也可供夜間照明6小時,安全又節能。

都說,室雅何須大。

就像這套看上去破破爛爛的紙片房,在一番精心修繕後,也能成現代化的舒適小宅,住下一家三口人完全不成問題。

所以呀,只要你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幻想,始終保有創造幸福的動力,老破小也能有「春天」。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