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但是身處困境,衣衫襤褸,依然會對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施以援手,依然能對這個世界滿懷善意,這才是真正的悲憫。人生百味,離合悲歡,苦笑淚水,都是其中的經歷,不要總抱怨人生很累,現實中又有誰活得順風順水。
近日,攝影師在河南豫西大山裡采風,我們在山溝溝裡遇到了一位老人家,他扛著䦆頭,背著布袋走在下地幹活的路上,當地影友老師向他打聽附近的情況,就此我們拉起了家常,拍到了一個感人的老父親的故事。
老爺爺告訴我們他姓郭,今年82歲了,一個人住在山溝裡的窯洞院子裡,老伴已經去世好幾年了,有3個兒子1個女兒,大兒子在本地,二兒子外地,女兒嫁在了當地,小兒子是個麻煩事,從小到大他照顧了50年了,聽他這樣講我們決定去家裡看看情況。
郭爺爺耳朵有點問題,我們幾乎是大聲在他耳朵邊喊叫,他也只能聽個大概,所答非所問的和我們交流,一路上我們索性放棄了詢問,聽著他一個人講著心事。
老人家的院子在山溝北側,是個依崖而建的土窯院子,四周幾乎沒有人家,4孔土窯洞就是所有的建築。
爺爺熱情的將我們讓進了他住的土窯洞,坐在炕上抽著旱煙鍋子,繼續給我們介紹家裡的情況,也許是長久不見外人的緣故,老人家不停地說著話,他說小兒子患有腦子病,生活不能自理,都是50歲的人了,還需要人監護,最近將他送到醫院看病去了,家裡就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說起小兒子老人家面色疑重,我們能看出爺爺的擔心。
圖為兒女給老人送來的蔬菜。
爺爺說他和小兒子現在都吃低保,這些錢都用來給兒子看病了,家裡的承包地他只能象徵性的種一些,年紀大幹不動了,種上了小麥玉米解決吃飯問題,幹多少是多少。好在國家有照顧,其它的兒女幫著他,吃喝以及生活用品都是兒女送過來,沒有啥問題。
雖說住在山溝裡,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可是家裡一直通著水電,孩子們還給他買了電視機,接上了衛星接收機,每天還可以看看電視節目,瞭解世界的變化,他覺得很滿足。
圖為兒女給老人送的饅頭。
爺爺說二兒子不在本地,平時大兒子和女兒照顧他多一些,隔三差五的他們就會送來饅頭和米麵油,這省了他不少麻煩事。現在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一家人,小兒子離不開他,帶到誰家都不合適,所以他不想拖累其它孩子,就堅持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在山溝裡,把小兒子送在醫院裡看病有一段時間了,他希望這次能有效果,早日等到孩子回家。
老人家說一個人在家也悶的慌,每天索性在地裡幹點力所能及的農活,80多歲的人了,腿腳沒有大問題,到地裡其實也就是轉一轉,了了心事,以前自己對小兒子非常擔心,現在有國家照顧,他也放下心了。
後來郭爺爺又帶著我們參觀了他的其它幾孔土窯洞,介紹了一輩子當農民種莊稼的事情,大體意思就是不想離開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家。
我們耐心的聽完老人家的介紹,大約1個小時候和他走出了家門,郭爺爺依舊扛著䦆頭要下地轉轉去。他說山溝裡生活了一輩子,帶著小兒子50年,這是天命,誰也沒有辦法,作為老人,能照顧他到幾時算幾時,現在自己身體尚好,能幹活就有奔頭,自己也明白兒子的病難看好,可是心理總希望能等到他回家來。
因為老人耳朵的問題我們交流不是很順利,在他自由敘述中,隻言片語間我們能聽出一位父親為兒子付出的一切,也能看出老人對孩子的牽掛,儘管他已經到了耄耋之年,原本是靠孩子養活,卻現在還要照顧兒子,自己無怨無悔,這就是一位平凡的父親偉大的父愛。
山溝裡的黃土小道上,老爺爺肩頭扛著䦆頭,步履蹣跚不停地朝前行進,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大家心中五味具雜,無奈之中更多的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