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人山上開鑿山洞,鑿出三室一廳,隱居山洞6年自給自足,過原始生活

野人山上開鑿山洞,鑿出三室一廳,隱居山洞6年自給自足,過原始生活
2020/12/01
2020/12/01

當我們已經生了白髮,兒女也已經長大離家時,您思考過如何度過自己的晚年嗎?在城市裡生活的久了,有的人會格外夢想親近自然,總想過上清靜無為、田園牧歌似的隱居生活。

江西吉水縣白沙鎮上田村一山谷間有人呼喊:「野人」,「野人」。聲音在山谷間回蕩。聲嘶力竭的聲音裡充滿了驚恐,聽後讓心生恐懼,呼喊的是一個從外地來此探親的男子。該男子看到一披著淩亂長髮、身穿破衣的怪人,鑽進一個幽深的山洞,然後在其眼前迅即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說的「野人」其實並不野,一個50多歲的男人,卻起了一個女人名字,叫余水芳,一直沒結過婚,老餘不是「野人」卻隱居叢林山洞間過著「野人」般的原始生活。 

上個世紀70年代,縣城在農村招工,當時還未滿20歲的余水芳如願以償進了城。余水芳讀過初一,進城當工人後,好學的余水芳還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數理化。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余水芳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考試成績不盡如意,最終落榜。

「野人洞」約深三十米,寬二米左右,洞內終日不見陽光,陰冷。 老餘找來蠟燭點上,洞中頓時頓時明朗。只見洞口的木板門上貼一紅紙,上書「天下都樂」,洞中兩側有數小洞,分別為臥室、廚房、儲存間。鑽進小洞,涼氣襲人。老余說洞內溫度長年保持在20度左右,冬暖夏涼,居住非常舒適! 廚房的灶是石頭造的,灶旁有一深水井,井水清澈甘冽,井深十余米,是老餘挖了一個多月才挖成的。

這幾年,老餘又在在洞穴附近的山上山下開墾了近兩畝荒地,種植了糧食個瓜果蔬菜。自給自足,吃不完的還可以去離山洞達十餘公里的集市去賣,換點零錢購買生活必需品。老餘說自己已經好幾個月沒下山了。老餘說自己不喜歡嘈雜的生活環境,喜歡在寧靜的大山裡過隱居生活。

老餘多才多藝,閒暇時間他會用二胡喧泄著自己的情緒,在山洞的正中央,一把二胡、一根長笛高高懸掛。路過的人們經常能聽到從洞裡傳出的笛聲或二胡聲。 老餘每天除了拉二胡、吹笛子、還會看書,他說他喜歡文學,雖然自己文化有限,唯讀到初一。

他說自己身體很好,冬天即使下雪,也只穿身上這件薄薄的汗衫。天氣暖和了,他沒事會上山采野果,撿蘑菇,日子過得很美。冬天我就和熊一樣冬眠,除了吃飯就是睡覺,每天能睡十幾個小時。

臥室寬近二米,地下鋪有水泥,水泥上擱一木板當床。洞中沒有什麼傢俱,幾條破凳子,一個古老石磨,僅此而已此洞並非天然之洞。6年前,老餘隨一家住當地友人來此遊玩,見此山青水秀,於是突發奇想,何不在此挖一山洞,自己隱身於此,一來躲避世間的紛紛擾擾,二來也實現自己多年來想住進山洞的願望。

自從老餘上山以後,每天挖土要幹十多個小時,挖的時候會遇到堅硬的石頭,為此砸爛了數把斧頭,手脫了幾層皮,身上掉下十多斤肉。經過一年多左右的辛苦勞動,山洞逐漸成型。隨後,老余一邊安身於山洞,一邊繼續挖洞,向深處掘近。然後又向洞內兩側挖出三個七拐八拐的小洞,分別用作 廚房、臥室、儲存間等。如今,老餘享受著自己勞動成果,在自己打造的洞穴裡裡過與世隔絕的隱居生活,他說這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

老余說他家人想讓他回去生活,可他不願意回家。 老餘說:「我遠離世俗,永遠要呆在山洞過自己無憂無慮地生活。」

其實人活一輩子不容易,個人有個人的想法活法,我們也不好評論孰對孰錯!有時候我們也只是想想逃離世俗,而他卻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了,至於以後會過得怎麼樣,我們誰也不得而知!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