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把電視臺主持人的工作辭職後,買下30坪房子獨居:零社交也不結婚,卻過得快樂

把電視臺主持人的工作辭職後,買下30坪房子獨居:零社交也不結婚,卻過得快樂
2021/09/08
2021/09/08

各位讀者,大家好,今天來和大家說說,一個主持人離職後的生活。很多人覺得,主持人這個職業很棒,有知名度,而且工資也不錯,為什麼要走呢?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生活。

一個人住、一個人吃、隨心所欲佈置自己的空間......這種自在的感覺,是其他任何成就都無法替代的。

正如35歲的Budao所說: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成為自己」。

Budao曾經是湖南電視臺的記者,卻在某一天果斷辭職,然後花光積蓄買下自己第一套房。在這個獨處空間裡,她完成了一場自我蛻變,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35歲那年

我從湖南電視臺辭職了

一年到頭經常出差,頻繁在人性與惡的現實上行走,Budao受夠了固定的生活模式,她腦海中 「辭職」的強烈念頭也到達極點,記得剛進湖南廣電時,她覺得這份工作看起來很新潮,有攝像機、錄製現場、尖叫聲,一切都是自己期待的樣子。

但記者的工作表面上光鮮,實則肩負很重的社會責任,而且時常會風餐露宿,這和她想象中的生活不太一樣。

不過即便如此,提及這段記者生涯,她還是坦言:「這些年,既見到過不公,也領略過世間美好,如果有機會還會選擇做一次記者。」

這份工作給她帶來最大的改變是: 獨自面對未知的時候,不再感到畏懼和害怕。

可生活畢竟不是情懷的附屬品。

這麼多年的記者生涯,從剛入行開始她就過上了沒有週末和法定假期的生活,每天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不息,最後留給自己的時間非常少。

慢慢地,她發現自己心靈的腳步遠遠追不上身體,沒有時間停下來去享受生活,曾經的愛好也很久未碰, 一直被「忙碌」和「社交」裹挾著向前,很少有跟自己「獨處」的機會。

當這種情緒積累到一個限度時,她再也無法忍受這種生活狀態了,于是有了 辭職的念頭。

辭職之前,細數這些年來追求的「人生目標」:

20歲的時候,「我想進電視臺」;

25歲的時候,「我能不能做些有影響的稿件」;

35歲的時候,「辭職。」

當被問到會後悔嗎?她堅定地回答:

「不後悔,因為我終于有機會停下來問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35歲生日一過,她就遞交了辭職申請,離開了工作12年的湖南電視臺。

身邊的朋友都發出了同樣的疑問:「你瘋了嗎?你為了什麼?夢想嗎?」

她卻很堅定。

「如果我過著一眼就能望到頭的生活,那樣還有什麼意思呢?現在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有更多和自己‘對話’的機會。」

我的獨居生活

從買下人生中第一套房開始

要想獨自生活,首先要做的便是一個人住

Budao計畫換一個自己更喜歡的住處。她從想租個50平米的單身公寓,到癡迷單人loft,再到 最後決定自己買房,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

「結婚吧」、「你條件也不差,自己買房幹什麼?」,已經不記得多少人給過這樣的建議。可是她知道,不論自己是結婚還是單身, 買房都是真正獨立的第一步。

這件事她沒有和任何人商量,在看房交錢後,直接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 「我買房了,錢交了」

就這樣,她終于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

因為是一個人住,所以她最先考慮的便是安全性。這套房子使用刷卡進門,而且電梯直達每一戶,保證獨居生活有充分的私密性。

而且還是 居住密度相對較低的樓盤,兩室兩廳,房型周正,充分滿足活動和休息的空間。

除此以外,她一直想要的衣帽間,一個很大的冰箱,一個可以放很多調料的廚房,一個超級大可以叉開睡的床,一個可以躺著睡的沙發......

這些「想要」全部在這個空間裡得以實現。

而且她還在陽臺上種滿了多肉,這個小小的植物角,自帶治癒的力量,可以緩解偶爾出現的孤獨感。

偏愛美食的她,還種了一些迷迭香、百里香等香料,隨用隨取。

那一年冬天,在跨年夜佈置完新家後,窗外突然放起了煙花,火花燦爛。

那一刻,她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遠離社交,專注于自己的日子,終于要開始了。

獨居最棒的在于

找回曾經失去的「生活美景」

對Budao來說,獨居除了滿足自己對「家」的幻想外,最重要的是 找回曾經在忙碌中丟失的美感。所以搬進這個房子後,她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每天清晨6點30分,不用鬧鐘叫醒,她就會準時起床,換上跑步裝備,開始晨跑。

跑完步回來,再給自己做一頓豐盛的早餐,獨居這些年,她已經做了 600+頓飯。

她認為 獨立生活的第二步,是實現飲食獨立。

「做食物的過程,也是療愈自己的過程。」

享受完豐盛的美食,她會給自己留出做家務的時間。定期整理,是提升獨居愉悅感很重要的方式。

除了生活上保持更健康的節奏外,她還從零開始學拉丁,三年後,拿到了拉丁舞比賽的冠軍。

工作上,她成為了一名獨立導演,每天的工作時間由自己支配,創作商業作品之餘還會記錄下自己的美好生活。

就這樣,住著自己滿意的房子、親手給自己做一日三餐、養成做家務的習慣、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保持熱愛......這都是她之前做記者,整天迫于奔波時,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如今,這些有趣、輕鬆、舒適,都出現在了自己一個人的生活裡。對比之下,那些獨居可能會出現的困境,好像沒那麼重要了。

雖說這些年,關于獨居一直存在不少爭議,喜歡的人各有各的理由,而反對的意見無外乎那麼幾種:不安全、會孤獨、凡事親力親為太麻煩......

「無人與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這也許是當下很多獨居者們的真實寫照,但他們也正把獨居,當做 「自我修復」的最好時機。

正如Budao對獨居的理解:

「獨居使我知道如何找回自我,從思考未來到做好每一刻,都是收穫。」

獨居,讓人有機會和自己對話,越來越看清自己「嚮往的生活」,然後用行動把它變成喜歡的樣子。

那麼各位讀者朋友,你們喜歡這樣的生活嗎?一個人也樂得自在。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