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快訊
租房17年買22坪老破小,帶12坪私家園林:神仙中年夫妻,看哭了
2022/01/02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小編去到一個朋友家玩,他住在自己工作地點旁邊的社區裡,從大門口到樓內,一路小橋流水、道路蜿蜒,環境極好。

然而就在他打開家門的一刹那,大家都愣住了——

玄關處沒有鞋櫃,幾雙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很貴的鞋子,草草地堆放在地上,餐廳裡是沒扔的快遞盒,客廳茶几上除了泡面就是自熱火鍋,廚房倒是乾乾淨淨,因為沒有開過火,臥室裡也只有一張床和一個簡易衣櫃。

我們問他自己穿得人模狗樣,為啥不把家捯飭捯飭,他毫不在意地笑了笑說: 「我這不是為了夢想在奮鬥嗎,就回來睡個覺,哪兒顧得上這些,再說我這房子是租來的,好好賺錢就行了,不想麻煩了。」

其實小編不太認同這種生活方式(沒有批判的意思),因為無論是買的房子,還是暫時居住的出租屋,都是家。

而家,才是夢想的根基。

居住在杭州的蔣先生一家,就深諳這個道理。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租的房子,還是奮鬥多年買下的家,都要精心打理和佈置,不用多漂亮也不用多寬敞,只要足夠乾淨、溫馨和舒適,就能撫平所有的疲憊與不安,然後滿血復活、勇往直前。

用蔣先生女兒的話來說, 他們一家三口,是杭州城裡千千萬萬個家庭中,最平凡、最幸福的一家。

男主人蔣先生和女主人施女士,相識于杭州的一所大學。

畢業後,兩人一起留在杭州打拼,成為最早的一批杭漂,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七個年頭了。

十七年來,他們來來回回搬了近十次家。

雖然在杭州多年漂泊不定,但每搬到一個地方,施女士都會充滿期待,把租來的房子當成自己的家,並把屋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夫妻倆對穩定生活的嚮往越來越強烈。

每次帶著女兒一起折騰搬家,都讓他們感到無比愧疚,覺得自己沒能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成長空間。

于是他們拼命工作賺錢,尤其是蔣先生,他完全化身成一個工作狂,每天都很忙、經常出差,只為了能給家人一片真正遮風避雨的屋簷。

終于,在女兒十一歲的時候,他們實現了這個願望—— 買下了一個八十年代的老房子。

房子地處西湖區,22坪帶院子,院子裡還有一棵桂花樹。

在蔣先生一家人眼裡,這簡直就是標準的「豪宅」,未來的生活,也將會有天、有地、有希望。

然而當他們冷靜下來後,才發現,事情的發展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遂。

80年代的老房,存在著諸多獨屬于那個年代的傳統通病。

22坪的室內面積雖然不小,格局也是兩室兩廳的剛需型,但客廳極小。

整個空間的採光也很差,白天若是不開燈,光線和晚上幾乎沒什麼差別。

餐廳看上去四通八達,但事實上,原始空間佈局中就沒有它的位置,只能在廚房門口擺一張小餐桌,完全不能滿足他們對「公區要大」的期待。

洗手間沒有幹濕分離,面積小、高度矮,沒法多人使用。

廚房面積太小,一個人做飯還好,兩個人同時操作就有點擁擠,且收納空間也嚴重不足。

被一家人給予了最大期待的院子,也因為牆外就是熙熙攘攘的大馬路,而飽受噪音摧殘。

另外,施女士已經懷有二胎,增加一個寶寶的話,配套的東西會多很多,而現在的房子,無論是生活環境還是儲物空間,都遠遠不能達到一家人的要求。

但這些問題對于樂觀的一家人來說,都不是問題。

因為這個隱藏在鬧市區的12坪小院兒,實在是得天獨厚,房子太破可以改,而院子放棄了,就很難再遇到了。

于是他們找到《夢想改造家》,希望能在設計師的幫助下,讓這個22坪的老破小,變成自己心目中的「小豪宅」。

這次節目組派出的設計師,是擅長園林造景的朱曉鳴,看到這個得天獨厚的庭院,他感到特別興奮。

但老房的各種問題,給了他當頭一棒。

最初的改造方案,是 打通非承重牆,形成開放的餐廚一體空間,然後將客廳和主臥功能對調,讓出一個三分離衛生間。

這樣一來,令人頭痛的採光、格局和儲物問題就都能解決了。

但開工拆牆時才發現,餐廚之間的十二公分薄牆居然是 承重牆。

另外,由于房子年代久遠,牆體還出現了五六公分的歪斜,直接變危房。

牆體不能拆除,施女士懷的二胎要生了,未來外婆也要來居住至少2年幫忙照顧孩子, 馬上要變成小豪宅的老破小,一下子成了小戶型+上有老下有小+承重牆打不開的困難案例了。

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但改造還要繼續,牆不能動就優化格局。

保留廚房邊的小衛生間,取消原先非承重牆對空間的阻隔,把餐廳和廚房變成一個區域。

然後一個朝南的臥室用作客廳,另外南北兩間臥室作為主臥和女兒房。

客廳計畫做成下沉式,先挖開防潮層檢查,並做了更精細的防水。

庭院的牆體容易發霉,就把功夫用在改造屋簷上:設計一個凹槽,形成滴水線。

室內牆體重新進行層層加固,防止未來發生坍塌危險。

最終,這套僅有22坪的老房子,在設計師的精心設計下,成功變身成為一家三口的溫馨港灣。

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搭配四把藤編餐椅的吧臺式餐桌。

整個餐廳採用原木色系與白色系搭配,簡潔大方。

有客人來時,可以將吧台伸長,最多能坐七個人,平時收起來留出走道空間即可。

餐桌旁邊的餐邊櫃和置物櫃,增加開放式收納空間,而且方便拿取物品。

餐邊櫃上方的酒櫃,可以放置蔣先生喜愛的各種酒類。

置物架中間安裝軌道插座,方便使用各種小廚電。

高處儲物櫃內部可以折疊收納,再多囤貨都能放得下。

進門右手邊是客廳,它與餐廚在視覺上連在一起,讓原本昏暗狹窄的公區變得通透敞亮。

客廳的下沉式設計使整個公共空間錯落有致,極大增加了層次感和視覺穿透力。

客廳裡面為了增加收納,定做了很多吊櫃,吊櫃門採用藤編設計,與整體風格相搭配。

電視牆部分採用藤編門,全部關上時,就是一面素雅的藤編牆。

藤編門內部隱藏著充足的收納空間,大大小小的雜物都能收在裡面。

客廳兩側吊燈可以根據大螢幕的變化而產生燈光變化,實現身臨其境的家庭影院效果。

客廳最裡面是通過局部空間下沉增加的茶室區,雅致靜謐、連水而建,將院落景觀收入室內。

庭院金桂樹下放上一把躺椅,在家裡就可以享受清宮明月、桂花飄香的美景。

設計師還專門設計了水流的聲音,聲效柔和,可以抵消掉外面車流的喧囂。

院子裡種植苔蘚和萬年青,可以讓院子四季常綠,整個家裡都會充滿生機與活力。

院子一側是洗衣區,充足的收納空間可以用來放置物品,洗衣機內嵌在櫃子裡,既美觀又節省空間。

洗衣區旁是休閒區,白色藤編座椅搭配同色系餐桌,簡潔大方。

庭院與客廳相連的移門上方裝有螢幕,放下來就可以在院子裡看露天電影。

遮陽棚採用可伸縮設計,下雨天放開就可以坐在院子裡面賞雨。

遮陽棚自帶太陽能採集的光譜光源,更加低碳環保。

陽光傾瀉的院落生機盎然,充滿野趣。迴圈水件與四周環境形成的斑駁光影漣漪舞動,偶然拾得的石礦材料置于水中,鏡面湖石交相輝映。

一方小小的庭院裡,充滿了江南園林的山水寄託。

主臥床頭採用藤編設計,與整體設計風格相呼應。

背景牆上點綴著簡單的綠植,展現出精緻婉約的中式之美。

原本主臥室進門處整排的衣櫃被一分為二,男主的衣櫃放置在淋浴區背面,女主的衣櫃恰好利用了不能打洞的橫樑突出空間。

這樣就方便了夫妻二人拿取衣物,也保證了主臥室區域的視線開闊。

大床旁邊留有空闊區,方便以後放置二寶的床。

床頭櫃旁邊設有沖泡台,可以收納二寶用的東西,方便拿取。

臨窗放有一張小桌子,既可以做書桌,又可以做梳粧檯。

主臥通往庭院的玻璃門採用窄邊框設計,特別通透,使庭院美景融于房中,非常有意境。

原本黑暗壓抑的次臥,變成了學習空間溫馨明亮的公主房。

次臥採用上下鋪設計,外婆來家裡照顧二寶時,可以住在這裡。

上鋪和下鋪的牆上均設置長條邊櫃,可以放書、鬧鐘 等。

底部內嵌的燈帶,可以作為夜燈使用,不會干擾另一個人休息。

靠窗部分是書桌區域,採光非常好。

書桌旁邊的書櫃增加了儲物空間,可以擺放書籍或者小擺件等。

窗簾有夜簾功能,睡覺的時候外面的光不會透進來,有助于睡眠。

充足的收納空間,也為外婆的長期居住做足了準備。

次臥旁邊是一個單獨供收納的小房間,可以放置一些換季衣服,過季的棉被,行李箱等。

改造後的衛生間做成了三分離的形式,淋浴區和洗漱區在兩個臥室之間,如廁區是之前,廚房裡不能拆除的小衛生間。

17年前,蔣先生和施女士曾因窮困分吃一碗蛋炒飯,卻不忘了點上一根蠟燭製造浪漫。

17年後,他們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可以在躺椅上聞著桂花香看月亮,聽女兒撫琴。

租房17年搬家近10次,從2坪的單間到22坪帶院子的兩房,輾轉騰挪之間,人生已經來到了40歲的關口。

上有老下有小,還有自己的理想住宅,其實人生不必大富大貴,也依然能幸福快樂。

新的一年,祝大家都能像蔣先生一家人一樣,過上夢想中的幸福生活~

等你到了五六十歲,盡量不要穿T恤、短褲,換成「這些打扮」會更時尚
2023/06/02
中年女人會打扮才更優雅,學會這3個「懶人配色」,時髦好看還不費力
2023/06/02
提醒你:這2件「大媽款」上衣要少穿,又土又顯廉價,誰穿誰丑
2023/06/02
奔五奔六的女人,建議少穿運動鞋,這雙「懶人鞋」優雅好穿不打腳!
2023/06/02
日本中年主婦的經典「黑白穿搭」,不老氣不沉悶,簡約大方真高級
2023/06/07
看了53歲王菲的打扮,我悟了:裙不搭運動鞋,頭髮微卷,優雅高級
2023/06/09
50歲富岡佳子告訴你:女人上了年紀不用扮嫩,這樣穿更時髦、洋氣
2023/06/09
50+女人,建議遠離這些「大媽味」的髮型,不僅顯老還邋遢
2023/06/09
越簡單越美!51歲日本媽媽「教妳基本款穿搭」,優雅又自然「矮個子不到160」也能穿出名模氣質
2023/06/02
女人到了中年,穿衣打扮要「得體」,更要學會不扮嫩也不放任老態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