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小說之父巴爾扎克曾說:「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成年人的孤獨,是站在人群裡的;而老年人的孤獨,是陷在回憶裡的。在當下,年輕人要為生活打拼,留下的不僅有「留守兒童」,也有一群「空巢老人」,對他們來說,能有人說說話,或許就是最大的幸福。
陝西省紫陽縣洄水鎮聯溝村,陳勝權和老伴蔡英秀同歲,都是65歲。老兩口留守深山,房前屋後的坡地上都種上了莊稼,有13畝,養了2頭豬。他們還把非親非故的盲人接到家一起生活。
兒女們都在山下集鎮安家 ,住的是樓房,但陳勝權和老伴不願離開自己一手蓋起來的土坯房,搬到山下生活。住在深山裡,種上各種蔬菜,種上包穀、紅薯 ,就能自給自足,生活清靜無憂。
村裡一名67歲、雙目失明的老人無人照顧,陳勝權和老伴就把她接到家裡,把她當成自己的姐姐。陳勝權說:「她的兩個兒子出門打工去了,她的兒媳婦嫌棄雙目失明,啥都不能幹的婆婆,不願意伺候盲人婆婆。都是一個村的,我們把她養著也是應該的,做一件積德的事,我們心裡也高興。」夫妻倆精心伺候同村的盲人大姐已快三年。
養了2頭豬,1頭母豬 ,1頭育肥豬 ,母豬生小豬,可以賣點錢貼補家用,養的育肥豬,過年吃年豬,一半分給兒子、女兒,留一半做成臘肉,老兩口能吃一年。
種的包穀有不少被野豬糟蹋了。陳勝權說,深山裡野豬越來越多了,野豬都是夜裡來吃包穀,常常是四五頭野豬一起來,一點辦法都沒有。夜裡聽到了就起來敲響臉盆,把它們轟走。睡著了,就只好隨它們放開肚子吃。
曬包穀、辣椒。包穀曬乾後可以加工成包穀糝,用來熬稀飯。辣椒曬乾後,就用石臼搗成辣椒粉。
老兩口把自己的壽材和盲人大姐的壽材都準備好了。陳勝權說,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不想給後人添麻煩。緊貼牆的那口棺材還引來土蜂安家,一年能取幾十斤土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