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人選擇畢業後留在大城市裡,拼盡全力只不過為了過上最普通的生活:擁有一個溫馨的小家,一份體面的工作,還有一個一起奮鬥同甘共苦的愛人。而另外一些人卻選擇逃離喧囂,定居鄉下,隨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去生活,把簡單無味的小日子過成了詩。
今天的主人公蓮井幹生,一位知名商業攝影師,他離了兩次婚後,便決定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創作跟生活中,他現在住的家就是他的傑作!他家位於一片森林前,把房子設計成巨蛋形,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堡壘,極具未來感,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他的家吧!
「我60歲後才搞懂一件事:一個人生活,挺好。」
圓屋頂裡的獨居生活
蓮井幹生離過兩次婚,他都是在婚姻結束後才算真正瞭解自己,更想選擇一個人無拘無束的生活。
兩任前妻都是藝術家,也都比較喜歡自由,孩子們長大後,便選擇了分開。現在,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孫子。
蓮井幹生在長野縣的茅野市買了塊地,造了一棟房子,和狗狗一起生活。
擁有22個窗戶的球形小屋他家在一個小山坡上,後面就是一片森林,非常安靜。他搬家到這裡的初衷是為了獲得新的靈感,就想房子可以特立獨行一點,最後就有了這個「巨蛋」結構的房子。
小屋是一家專門製造木屋的公司設計的,以前他只在博物館、體育館等大型公共建築,見過類似的球體屋頂,原來住宅也可以這麼前衛和顛覆。當時一下就被吸引了,就決定打造一個這樣的房子。
仍然在建的小屋這個家是在2013年建的,花費約690萬新台幣。從開始到完成,僅僅花了5個月,整個結構用木材建造,外層覆蓋灰色瓷磚,以防止雨水侵蝕。
最大的特點,就是球體的屋頂。這種結構在建築學上被稱為「富勒球」,是美國建築師巴克敏斯特·富勒設計的。圓形穹頂通過大大小小105個幾何體相互連接,形成堅固的5/8球面,室內甚至不需要任何支撐,屋頂都可以立起來。
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構造,能抵禦自然災害。即使地震來了也不會被震壞,球體也能很好地避開強風,甚至冬天的時候,屋頂都不怎麼積雪。
小屋直徑8米,高7米,面積約50m²,一共有22個窗戶,遍佈每一個角落。空間雖然不大,但對一人一狗來說,足矣。
大自然、音樂、咖啡:享受獨居生活一個人住,整個空間都屬於自己,所以室內不需要太多分隔。
把內部一分為二,一半留作起居室,另一半再分上下兩層,上層是臥室和工作間,下層是廚房和餐廳,還有攝影暗房。
因為牆面是弧型的,比起普通的房子,室內空氣可以沿球壁更順暢地流動,所以住在這裡會更加舒適。夏天很涼快,根本不需要裝空調。冬天就用壁爐,便足夠溫暖。
整個房子他最喜歡的位置,就是客廳的沙發。在沙發上坐著,正對東面的八嶽山,清晨可以透過落地窗看日出;傍晚太陽西落,夕陽從屋後照進室內,此時遠處的山會變成橙色,非常漂亮。
這裡也是全屋聽音樂最好的位置。
音響是1960年生產的ALTEC木質音箱,花了約8.5萬新台幣,現在已經升值到約25萬新台幣。
現在,他終於可以實現年輕時候的夢想:一邊喝著日本的威士卡,一邊享受著爵士樂,感覺回到了青年時代。
他也很喜歡咖啡,每三天烘培一次咖啡豆,每天喝4杯咖啡,已經上癮了。
除了攝影師之外,蓮井幹生還是一個和尚。每天早上5點半起床讀佛經,晚上11點睡覺。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很簡單自在。
60歲後,是人生的新輪回
30歲辭職自學攝影:創作需要天賦蓮井幹生是一名攝影師,廣告導演,但都是自學成才。
機緣巧合下年輕時的他去當了設計學徒,後來成為設計師,開了自己的公司。
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攝影集《美國人》,深受啟發,便辭職開始自學攝影。
蓮井幹生的人像攝影直到1988年,蓮井幹生在東京辦了第一個個人影展,走上商業攝影師的道路。
「I’m Thinking Between The Trees」系列而他的個人創作,一直都是和自然相關,比如拍海、拍森林,通過攝影來重新思考森林與人類的關係。
離婚兩次後的感悟:一個人生活,挺好他離婚後便開始一個人獨居,他會讓自己一直處於忙碌狀態,經常一忙起來,一天最多就只睡三小時。
攝影師是一個講求創意的行業,如果一直呆在東京,從早到晚腦海裡都充斥著工作。他一直希望把工作和生活分開,搬到大自然中,心情放鬆,才會有更多靈感。每次來到這裡,才覺得是真正的生活。
他的孩子蓮井元彥,也成為了日本很有名的時尚攝影師,而小女兒還在多摩美術大學讀設計專業。其實家裡每一個人現在都過得很好,只不過大家都各自分開生活而已。
相比以前,他更喜歡現在的獨居生活。一個人過,可以把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可以專注在創作上。
2015年,他申請到了美國的藝術家簽證,想去挑戰一個新的環境,這就像上天送給他開啟60歲後新一輪人生的禮物。
一人一狗,過60歲後的人生出國進修的那段時間,他經常往返美國和日本,如果東京有工作,就會回來。直到這只小柴犬第一次到來,那天正好是1月1日,就把它取名為「元旦」。
它很可愛,也很聽話,他非常想和元旦在一起,於是便放棄了最後一年的藝術家簽證,留在了日本。
現在,每天早晨都會帶著元旦去森林裡散會步,也會帶上相機,在路上思考和獲取攝影的靈感。
對他來說,工作是對生活的感恩。從更大的角度來思考,活著本身就是一種感恩。現在的生活,是100分。
編後語:
我們或許沒辦法過上像他那樣的生活,但卻可以像他一樣,重新思考自己和房子、環境的關係,做出一點改變。人總得思考自己要過怎樣的生活,畢竟,嚮往的生活不是環境給予的,而是自己創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