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了,賬不能爛!(俺們)絕不能欠下鄉親們的錢。這是做人的本分!」
5年前,為家中唯一的兒子治療賁門癌,邯鄲市永年區寨裡村李四妮、唐竹娥夫婦倆向親朋、鄉鄰借下了近30萬元的債務,兒子病逝後,為還債,年逾六旬的老夫妻承包荒地,起早貪黑、走街串巷努力掙錢,如今,老兩口已償還近一半債務。
李四妮、唐竹娥夫妻共有5名子女,最小的兒子李礦龍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從小就是父母、姐姐們的「心頭肉」。
2009年,李礦龍經人介紹,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婚後妻子給他先後生下了一兒一女。考慮到子女年幼,家中父母也日益衰老,李礦龍安排妻子在家照顧老幼,獨自一人常年在外地打工,由於有一手電焊的手藝,李礦龍在山東、石家莊等地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一家人雖說收入有限,但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充滿了希望。
天有不測風雲,在外地打工的李礦龍身體出現不正常的消瘦,飯量也越來越小,直至難以入食,輾轉多地醫院卻始終查不出病因,無奈之下只得返回家中養病。
2013年,在家人的勸說下,李礦龍來到北京診治,最終確診為賁門癌晚期,巨大的陰影瞬間籠罩了整個李家。1989年的出生的李礦龍剛剛24歲,人生才剛剛起步便面臨了生死之局, 「兒,別擔心!砸鍋賣鐵咱也要治好病。」老父親李四妮的話給兒子帶來了生的希望。
為了給兒子治病
老兩口耗盡了一輩子的積蓄
為了治病,李四妮、唐竹娥兩口子耗盡了一輩子的積蓄,只要有一絲希望就去爭取,邯鄲、石家莊、北京等多地的醫院都留下了他們尋醫問藥的足跡,家裡的錢花光了,老兩口就從4個閨女家中借,錢又用完了,就從親戚們家中周轉,仍然不夠,就一家一家向鄉鄰們借,2000、5000、10000…… 只要借來的錢,老兩口都用在了孩子治病上,日積月累竟花費了高達40余萬元。
兒子留下一對子女、巨額外債
老兩口振作精神尋找解決良方
李四妮、唐竹娥和孫子。
2014年8月,在與疾病抗爭了一年多後,李礦龍帶著諸多遺憾離開了人世。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至痛莫過於此,李四妮老夫妻痛不欲生,一夜之間本就花白的頭髮又增添了些許白絲。但想想兒子留下的一對年幼子女,治病期間欠下的數十萬元的巨額外債,老兩口不得不擦乾眼淚,振作精神尋找解決良方。
由於李礦龍生前上有新農合等醫療保險,在辦理完喪事後,報銷的費用全部用於了還債,分文未留,即使這樣還欠有近30萬元的債務。此時,兒媳婦也提出離家另過,經過一番爭取,孫子、孫女留在了老兩口的身邊。
「即使為了這倆孩子,咱也不能讓人戳咱脊樑骨,兒子欠下的債,俺們背,一定還上。」
老人視力不好
專門讓女兒用毛筆謄寫了一遍帳單
李四妮帳本上清晰的帳目。
在老人的記帳本上,記者看到,一筆筆的帳目,李四妮、唐竹娥夫妻倆記得清清楚楚:「友得10000、世友10000、永濤10000、陳禮20000、妗妗30000……」 因為視力不好,兩位老人專門讓女兒用毛筆謄寫了一遍帳單。經過統計,共向親朋好友借款29萬餘元。
村裡面都知道倆老人不容易
從沒人上門討債
「老兩口講誠信,當初咱看人家不容易借了錢,想著孩子沒了,媳婦走了,這錢估計懸了,結果一年不到老爺子就給送來了。」村民陳禮對記者說,他借給李四妮的2萬元已被老人一次性還清,村裡面都知道倆老人不容易,從沒人上門討債,老兩口講誠信、「替子還債」的行為讓村民們都很感動。
田裡的收入卻遠遠不夠還債
老兩口決定承包村北河灘沙荒地
李四妮講述,兒子過世後,為了早日把債務還清,一家人省吃儉用,除了孩子的學費,能不花的費用全部節省下來,但一輩子莊稼漢,只會種田,田裡的收入卻遠遠不夠還債,因此,他經過考察決定承包村北河灘沙荒地,種植桃樹、西瓜、花生、紅薯等農作物。
「閨女們都來家裡勸說,說六十好幾的人了,哪能再遭這份罪。咱想清清白白做人,憑雙手掙錢還債,累點怕啥!」李四妮說道。第一年,沒有經驗,15畝桃林種下,忽視了地形地貌,一場暴雨將接近5畝的桃林直接淹沒,血本無歸。
李四妮、唐竹娥夫妻倆來不及悲傷,將污泥、砸倒的果樹清理乾淨,再次全身心的撲在桃林中,起早貪黑精心伺候每一顆桃樹、瓜秧,因為這是一家人償還債務的「種子」。數年來,老兩口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即使到了新春佳節,也沒有狠心休息過一天,一門心思撲在地裡。
不少網友慕名而來
紛紛走進果園購買鮮桃
2018年,桃林裡的部分桃樹開始掛果,雖然當年僅賣出了7000多元,但李四妮一家人還是笑開了花。加上近幾年省吃儉用節約下的錢,按照「先鄉鄰、朋友後親戚」的償還原則,截至目前老兩口已償還外債18余萬元,剩餘10余萬元欠款。
連日來,不少網友慕名而來,紛紛走進果園購買鮮桃。李四妮看到這麼多的好心人慷慨解囊,滿是皺紋的臉上笑開了花,他發誓一定盡最大努力,在有生之年還清所有外債,以報答眾鄉鄰和親朋好友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