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大家好,我是牧哥,讓我們乘上時代的快車,穿越時空隧道,瞭解新聞動態,這裡聚焦了社會的點點滴滴,最新最快的國內外社會民生動態,牧哥為您一網打盡!
文/田園牧哥
傳統觀念裡,總有著養兒防老的意識,總覺得要有了兒子,自己老了以後才能有所依靠,但實際情況呢,其實兒子女兒都是一個樣。比如鄭培新老人,養育了4個兒子1個女兒,到老了卻依然沒有兒女陪在身邊,晚年過得十分淒苦。
95歲的老人鄭培新,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街頭鎮上蘆溝村人,近年來,村民們都發現老人的舉動有些反常,夜晚很多人都在家裡睡覺,他卻經常不進屋,就在大門口睡,這其中到底為什麼呢?(圖片來自東方IC)
鄭培新老人年輕的時候是遠近聞名的石匠師傅,手藝非常了得,後來因為找不到活兒就不再幹石匠了,在家務農為生。他和老伴共生養了4個兒子1個女兒。因為孩子多要養活,老人一生含辛茹苦,家境一直很貧窮,過著半饑半飽的苦日子。(圖片來自東方IC)
兒女們都長大後,也各自有了自己的歸宿:大兒子入贅外鄉;二兒子在本村娶妻成家,已經因病去世了;三兒子一直在東北打工,也已去世;四兒子也是「倒插門」入贅到了外鄉。(圖片來自東方IC)
女兒現在遠嫁到了吉林,家境也不富裕,因路遠平時很少回家,談起女兒遠嫁,鄭培新老人心裡很不舒服,他打內心反對女兒遠嫁的。(圖片來自東方IC)
俗話說養兒防老,可他呢?鄭培新老人的老伴去世快30年了,老人兒女雖多,但幾乎沒人管他,老人基本上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老人一人獨居在上蘆溝這個山村,與一隻小狗為伴。好在日常靠本村二兒媳婦每天送兩餐飯吃,免強活著。(圖片來自東方IC)
鄭培新老人因年事已高,耳背的厲害,身體骨瘦如柴,平時走路都很費力,靠一根拐杖勉強能走,生活無法自理。有時候,老人想想這一生吃的苦,渾濁的老淚就會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圖片來自東方IC)
鄭培新老人在院子裡種了一個小菜園,在屋子裡還放著很多農具,可以看出老人一生很勤勞。90歲以前,老人還能下地幹活,自己種點糧食,種點菜,還養幾隻雞,勉強可以填飽肚子。現在年齡大了,力不從心,幹不動了。(圖片來自東方IC)
日照市扶貧志願者協會會長滕兆敏(右)正在給95歲的老人鄭培新送飯。(圖片來自東方IC)
近兩年來,鄭培新老人晚上睡覺不敢進屋,經常躺在大門口的石頭上睡覺,見人就自言自語的說:「我死的太慢了,快不行了,沒幾天活頭了。」鄉鄰們問他為何不敢進屋睡?老人說怕睡在屋裡死了沒人知曉,睡在門口如果死了,有人看見就會通知兒女們回來的。這話讓人聽得心裡酸酸的。(圖片來自東方IC)
有一部電影裡面有一段對話:人老了,弦也拿不准了。看看山東老人,人老了,誰都不待見了。哪怕是孔孟之鄉,人老也是挺悲哀的一件事情。
~~~~~~~~~~~~~~~~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牧哥,希望下次我們依然能夠相聚在這裡,這裡的空氣因你的活力而清新,這裡的風景因為有你的支持而變得更美麗。想看更多社會民生資訊,記得點贊關注【Hot資訊】粉專哦!